在武定县白路镇,彝族剪纸以其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据介绍,白路剪纸对彝族刺绣的底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以细腻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为刺绣提供了丰富而精美的图案。在剪纸艺人的巧手下,普通的纸张被赋予生命,变身为栩栩如生、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或是富含深意的吉祥图案。
这些作品在指尖轻舞间,不仅绘制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更传承了彝族千年的文化底蕴,彝族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白路彝族服饰花纹较多,一套完整的女士服饰上几乎每个部位都有绣花,有多少块刺绣就需要剪多少张纸花,有了精美的剪纸才能绣出一流的服饰。白路剪纸的主要特征是造型厚实、构图饱满,大量使用虎牙花、葫芦花、火焰花、牡丹花和鸟、鱼、蝴蝶、孔雀等象征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既是彝族人民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表现,又有传统文化和自然信仰的内涵。
这些文化意义赋予彝族剪纸艺术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因其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中华剪纸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女孩在八九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其剪纸、刺绣,到十四五岁便能独立操作,非常注重技艺的传承。
在白路镇,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杨桂芳、董秀珍两位老人,虽都已年过八旬,却始终注重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探索。
近几年,白路剪纸通过展览、培训等形式,不断挖掘人才,培养有艺术潜力的剪纸爱好者,让“指尖技艺”有效转化为“指尖经济”。目前,学习传承白路剪纸的人数逐渐增多,群体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促进这项非遗技艺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