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离散
35年等待
跨越2300公里
从青丝到白发
花甲父亲寻子路终抵达
一场迟到35年的拥抱
难以言表的喜悦和感激
藏在老父亲沉甸甸的锦旗里
“尽职尽责不怕苦 爱心无限似家人”
35 年时光流转,2300公里山海相隔。从稚子牙牙学语到鬓角染霜,一场跨越半生的寻亲执念,在武定公安民警的不懈努力下,终以温暖拥抱画上圆满句点。
2024年11月20日,武定县公安局接到辖区群众李某某报警求助称:“我有个儿子在30多年前走失了,一直以为不可能找得回来,现在我年纪逐年大了,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件事,想请你们看看能不能帮忙找找我走失的儿子。”
接到报案后,武定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迅速研究案情,深挖细查每一条可能的线索。从泛黄的照片到模糊的记忆碎片,从物件信息比对到跨区域协作,科技赋能与传统工作方法紧密结合,让尘封多年的线索 “开口说话”。
寻亲之路布满荆棘,每一次希望燃起又熄灭,民警始终不曾放弃。终于,在6个月后找到了关键线索 —— 河北省定州市一名男子与李某某可能存在血缘关联!武定警方立即启动跨省协作机制,与定州警方紧密配合,两地警务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经反复核对,确认该男子正是李某某失散 35 年的儿子李某。8月中旬,李某某前往定州市与儿子相认,迟到35年的拥抱化解了所有思念与等待。
回到武定后,李某某再次来到武定县公安局,向民警讲述他们父子相认的激动时刻,并拿出老照片与民警分享这份喜悦,并向民警送上一面表达敬意和感谢的锦旗,警民温馨和谐的画面,一位两鬓斑白的老父亲35年寻子之路圆满告捷。
从警徽闪耀的承诺,到万家团圆的守望,武定公安用专业与温情,在岁月长河中架起血脉相连的桥梁,让失散的亲情重归温暖港湾,用责任与担当,让这份特殊的 “团圆”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期盼,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