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切实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难题,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服务精准化、帮扶常态化,扎实开展“1131”就业帮扶行动。今年以来,已帮扶28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扶成功率达89% 。
政策宣传“送上门”,让惠民红利“直达快享”
“以前总担心自己没技术、没经验找不到工作,没想到人社部门的同志主动来家里讲政策,还帮我申请了公益性岗位补贴,现在每个月有稳定收入,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南街社区的就业困难人员李女士感慨道。
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了由业务骨干、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12支政策宣讲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线上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就业补贴、社保减免等政策解读内容500余条,覆盖群众10万余人次;线下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开展“政策赶大集”“就业服务进家门”等活动300余场,为低保家庭、残疾人、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一对一”讲解政策,累计发放宣传手册8万余份,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每一位有需要的群众。
职业指导“一对一”,为就业方向“精准导航”
“一开始找工作很盲目,投了几十份简历都没回应。多亏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帮我分析优势、修改简历,现在我成功入职了!”刚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小王说。
针对部分群体“求职无方向、面试无技巧”的问题,就业中心工作人员为帮扶对象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指导。围绕职业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内容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职业指导400人次,帮助230名帮扶对象明确就业方向。针对农民工群体,指导师结合其技能特点,推荐建筑、制造业等适配岗位;针对高校毕业生,侧重引导其关注新兴产业岗位,提升就业竞争力。
岗位推荐“点对点”+技能提升“强根基”,让就业之路“行稳致远”
“人社部门的同志先后给我推荐了3个岗位,我对比后选择了本县物业公司的安保岗,还参加了免费的安保技能培训,现在已经顺利上岗3个月了!”脱贫劳动力张先生的就业经历,正是就业中心帮扶中岗位推荐与技能提升联动发力的生动写照。
在岗位推荐方面,就业中心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整合企业招聘信息,建立“岗位需求库”和“求职信息库”,通过大数据匹配实现“人岗精准对接”,累计为帮扶对象推送岗位30932个,平均每位对象收到3次以上适配岗位推荐。在技能提升方面,开设电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40余个热门培训专业,联合50余家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目前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50人次,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托起群众“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