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武定县环州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滔谷村委会吝车小村开展节水旱稻种植示范,为山区群众稳住“米袋子”打牢基础。
为做好旱稻种植示范工作,环州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动到白路镇学习节水旱稻种植技术;与武定县农技中心沟通对接,组织学习技术方案,采购稻谷种子、播种机等物资;根据种植技术对气候、水源、海拔适合的要求,将示范地选择在滔谷村委会吝车小村。

近日一大清早,环州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职工齐聚到种植现场,认真组织开展示范:种植现场,技术人员就如何开墒、株行距是多少等农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种植过程使用小型轻便的播种机,实行了机械化作业。“原来山上也可以种植稻谷”滔谷吝车小村70多岁的杨汉明脸上充满了疑惑,环州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农技人员耐心地解释起来:这是滇禾优34号,可以在我们这里种植的稻谷,它生长需要的水量只要传统水稻的1/3,有耐旱、耐涝、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投入的人力也少,经济效益更是种植玉米的3倍以上。
经过一天的劳作,完成了节水旱稻示范种植3.3亩。实现了环州乡旱稻种植的零突破,为山区彝乡人民增加了粮食作物新成员—节水旱稻,使山区群众渴望吃上自己种植的大米成了现实。
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下一步环州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将从生长环节、绿色防控和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指导农户做好旱稻管理,保障节水旱稻示范增产增效,为以后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使旱稻种植真正成为山区群众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