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定县发展和改革局紧紧围绕上级部门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深入开展清廉机关建设,坚持做到“六强化”,把清廉建设作为推进各项工作重要抓手。
一、强化责任担当,更加夯实全面从严治党根基。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书记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逐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9份,明确局党组、党组书记(局长)、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和具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开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专题约谈,约谈27人次。
二、强化学习教育,更加牢固廉政思想防线。始终把加强学习,增强党员党性意识放在首位。上半年共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会议1次,警示教育大会2期,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4次,支部党员大会1次、主题党日5次、讲党课2次、开展集体廉政提醒谈话5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党组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1次,坚持局主要领导和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讲授廉政党课1次,组织干部职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1次。
三、强化制度执行,更加扎紧机制运行笼子。深入开展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运行监督的“引领行动”,经常性组织政治体检,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和议事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决策、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都经过集体讨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机关风险评估管理实施办法、“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细则、党组议事、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等,用制度管人管事。
四、强化阳光用权,更加透明权力公开规范运行。行政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审批程序、审批承诺时限和审批结果等内容在部门网站如实公布,各类建设项目严格通过“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申报审批,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逐环节、逐岗位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上的自由裁量权,切实防止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等腐败问题发生,减少权力对微观积极活动的不当干预,更加常态化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
五、强化严管与厚爱,更加彰显齐心干事氛围。加强经常性管理监督和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就在眼前,戴好“紧箍咒”、远离“高压线”,始终保持警醒震慑的高压态势,自觉做到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六、强化作风转变,更加提升机关良好形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进村入户、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全面了解挂包村插甸镇增益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情况,积极协调帮助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树立发改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