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庄山清水秀,村民安居乐业,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年初以来,武定县白路镇便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立足现有村庄基础,让镇内的村容村貌大变样,呈现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画卷。
聚焦党建引领,强思想。白路镇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带动力量,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户长会,发动村民小组党员率先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用“以党促民”的方式,引领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建设中来,强化群众思想,从建设的“旁观者”转化成建设的“参与者”,促进全镇党群融合,形成合力,营造出热情高涨的美化绿化村庄建设氛围。

增强干群协作,聚民心。“干部敢过江,群众敢过河”。白路镇联合县、州两级驻村工作单位,以“发现绿美,建设绿美”的发展目标,立足于本镇特色,发现绿水青山,将乡村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到人居环境建设之中。一方面,驻村干部与党员干部统筹规划,因势布局,突出村内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环境特色,制定美化绿化村庄建设方案。另一方面,白路镇各村委会积极组织群众打造村内环境,沿路种植格桑花、万寿菊等花卉,同时,发动群众找寻家中闲置的老旧工具、酒坛、轮胎等,装扮自己门前屋后,形成每家都有独特“故事”,实现特色建设。
开阔建设视野,增妙招。为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破固有思路,白路镇积极组织各村委会干部“走出去”,交流工作做法,加强各村委会之间的联动交流,开阔各村人居环境建设视野,并在学习交流中找出差距,总结经验,将交流到的新妙招“带回来”并“用起来”。当前,白路镇白路村委会张家村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充分利用村内墙面,将乡村特色文化以墙绘的形式“活”墙上,同时还将日常管护的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等上墙,让村内人居环境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为白路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出好榜样。
建立长效制度,促实效。白路镇为解决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出现“一头热”、“弹皮球”等问题,组织各村民小组建立村规民约、红黑榜、门前三包等制度,并且形成长效机制,每月由镇内组织人员力量对人居环境、村德等进行评比,对乱扔垃圾、门前环境卫生整治脏乱差、不按时参加环境整治等行为的群众纳入黑榜,对积极投入到村内绿美村庄建设的群众纳入红榜,做到以“制”治人,以“约”束人,强化广大村民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乡村要振兴,环境要先行。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是人民群众对乡村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白路镇将持续在改善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村间基础设施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促进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与群众共画乡村风貌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