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定彝族酒歌保护力度,进一步保护、传承、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0月16日至17日,武定县文化馆深入民族文化浓厚的插甸镇开展武定“彝族酒歌”培训和收集整理彝族民歌活动。
在培训课上,培训老师对彝族酒歌作了讲解。武定彝族酒歌,是武定彝族人民传统的民歌主体和习俗歌谣,是武定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武定彝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承载着彝族的历史、宗教、祭祀、祈福、生产劳动、图腾崇拜、饮食、农耕等大量的文化信息,是武定境内彝族各支系间世代密切交流、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的艺术珍品。
此次培训由杨怀福和唐春祥两位老师做具体授课教唱,分别从彝族民歌.彝族酒歌理论知识和彝族酒歌演唱技能技巧等做了具体详实的讲解,教唱《吃膀调》《迎客调》《喜庆调》等歌曲,并向学员免费发放了《敬酒歌5首》《喜庆调4首》。培训过程中,56名学员非常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互动交流,老师耐心教,学员认真学。
培训课结束后,又到插甸镇上沾良村开展民间艺人传唱酒歌,搜集整理彝族酒歌活动,此次之行收集到了散落在民间比较珍贵的十余首彝族民歌.彝族酒歌歌曲。
通过开展武定“彝族酒歌”培训和彝族民歌收集整理活动,不仅加强对资源丰富的彝族民歌独特性、多样性的认识,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交融、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