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定县紧扣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培训+送工”就业模式,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以“提技能、促就业”为核心,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用工需求,针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培训质量,促进群众就业。
“培训”是就业之基。一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立足武定资源、气候等优势,结合传统农业,拓宽种植养殖范围,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开展各类特色技术培训班,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高全县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二是培训技能人才。推进武定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重点加大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机化生产技能人才和专业化培养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种植养殖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提升就业质量。截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837人次。其中:脱贫人口劳动力培训3407人次,技能培训130人次,脱贫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80人次;开展等级证培训4个班192人,开展合格证培训1个班45人。
“送工”是就业捷径。一是强化与劳务输出地、劳务输入地对接和劳务协作,根据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后,全面开展“点对点”有组织劳务输出服务,让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实现点对点、组织化、规模化精准输出,稳定省外务工规模,帮助务工人员就业增收。目前“点对点”输送广东、安徽、福建等地包车37辆次470人。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班、定向定岗班、委培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急需人才,为武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目前联合企业开展了4期200人培训。三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开展相应培训后直接送人到公司上岗就业,实现结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提升了职业培训的精准性、实效性、适应性。目前培训后直接送人到永仁、禄劝等周边就业的有48人。
下一步,武定县将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劳动者能力素质和促进稳定就业为目的,通过政府补贴激励,引导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培训机构广开渠道,为学员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体面就业、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