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税务局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聚焦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紧扣“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提高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聚焦供给基础,宣传引导“有温度”
新时代对税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夯实服务供给基础、稳固发展根基成为关键。一是扎实开展“开业第一课”。立足增强新办经营主体经济活力,精准对接新办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发挥办税服务厅第一主阵地作用,通过LED屏播放新办户综合套餐业务操作流程、电子税务局基础操作、税收基础知识等内容,便于纳税人初步构建税收思维,在辅导新办户进行税务登记后,利用现场情景辅导让纳税人尽快熟悉办税环境和加深印象,通过“一对一”教学、“面对面”讲解,引导纳税人使用云南省电子税务局进行纳税申报,开具数电发票,查看政策推送等。为新办户上好“开业第一课”,帮助新办主体走稳“第一步”。二是成立“办不成事”窗口。为解决纳税人办税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该窗口负责处理纳税人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的事项,以及在现场未能办理需后续解决的问题。通过“办不成事窗口”问题的收集与办理,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推动问题的批量解决。同时,提供“容缺办理”服务,对于一些非关键材料缺失的情况,允许纳税人在承诺后续补齐的前提下,先行办理相关业务,最大程度减少纳税人的办税成本和时间消耗,确保纳税人从“办不成事”转变为“办成事”。
聚焦诉求响应,纾困解难“有力度”
一是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处理征缴争议中的实践运用。与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县司法局、县人民法院建立武定县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中心,防范化解社会保险费征缴风险,提升社会保险费矛盾纠纷治理效能。二是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一把手”和业务部门负责人转变角色,以企业办税员、导税辅导人员、窗口工作人员三种身份,深入办税服务厅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亲身体验办税服务的全流程,深入了解办税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以此推动办税服务的持续优化,让纳税人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办税体验。三是深入走访,问需问计问策。党委书记、局长朱志刚带队入户,走访全国三八红旗手、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等,积极征求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和建议,扎实开展税收政策宣传、纳税辅导,助力企业规避因对税收法律法规理解误差产生的非主观故意税收违法和征纳争议,服务企业行稳致远。
聚焦智慧办税,业务办理“有速度”
一是优化服务流程,用好智能办税云平台。积极推广云南省新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等线上办税渠道,实现办税服务的“加速度”,让纳税人享受“非接触式办税”的便捷与高效。智能办税云平台的使用有效减少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时长和等待时长。征纳互动平台上线以来,实现远程可视化“问办”、“帮办”,从“跑马路”到“走网路”,让数字科技为税费服务赋能,既“提速度”又“有温度”。二是打造“罗婺智税在线”服务平台。武定县税务局深刻剖析税务部门在服务纳税人及缴费人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热点问题,积极组建一支综合素质强、政治觉悟高的税务骨干力量“罗婺智税在线”远程线上服务团队,通过微信群专门为辖区内的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及社会各界提供直达、快享、优质、高效、全方位、全天候的税费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服务,营造税企沟通“零距离”的良好氛围。
聚焦特色服务,办税服务“有亮度”
一是提供“非服务时间预约服务”。针对纳税人有急需服务事项却又无法在服务时间到达办理的,纳税人可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办税服务厅电话的方式预约办税缴费服务、确定好办理时间,办税服务厅按需安排干部在非服务时间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服务,有效解决纳税人“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不能办”的难题。二是成立双语特色服务岗。武定是少数民族居多的县,其中彝族同胞占比较大,为解决个别少数民族在税务事项办理中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武定县税务局成立双语特色服务岗,以“汉语+彝语”的方式为惯用彝族语言的彝族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政策解答、矛盾调解,打通宣传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激励涉税机构办税“免排队、零等候”。针对信用积分400分以上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免预约、免排队、零等候的绿色通道服务,以此为激励,引导更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升信用积分、依法诚信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