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的唢呐与炽热的火把点燃了环州乡第三届开山节暨2025年彝族火把节。乡党委政府精准把握暑期青少年户外活动增多、安全风险上升的关键节点,创新推出“节庆搭台 法治安全唱戏”模式,将暑期青少年安全防护、全民反诈防骗、民法典普及、依法信访引导等民生重点内容深度融入节庆,让安全与法治伴随节日的欢歌浸润万家。
依托节庆“搭台”:点亮安全法治之光
当古老的开山仪式庄重开启,当熊熊篝火映红夜空,环州乡法治文化广场及节庆主会场也变身成为生动的“暑期安全法治大课堂”。乡党委政府牵头,组织乡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教体办、团委、妇联及各村网格员,组成联合宣传小分队,在人流密集处向基层干部群众赠送法律书籍和普法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法律知识的便捷途径,更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开展普法宣传,希望让法律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穿梭在人群中的环州司法所所长穿着普法宣传小马甲格外显眼。

聚焦“护苗”行动: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针对暑期青少年安全,普法宣传紧扣“六大保护”,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小分队手持喇叭反复警示“野泳危险”,发放宣传手册宣讲监护人责任与水域管理者义务,普及科学自救互救知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揭露“游戏充值诈骗”“刷单陷阱”等骗局,引导青少年防范网络欺凌、保护隐私、安全上网。积极宣传《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强调未成年人禁入网吧酒吧,倡导健康暑期活动。

构建反诈“盾牌”:守护全民“钱袋子”
针对暑期高发诈骗,聚焦高发诈骗类型和易受骗群体,宣传小分队在活动期间深入群众身边宣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派出所民警以真实案例揭秘“刷单返利”“冒充客服”“暑期工陷阱”等手法,传授“不听、不信、不转账”口诀,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强调守护个人信息是反诈第一道防线,促使干部群众对各类诈骗手段有了清晰的认识,切实增强反诈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反诈宣传氛围。

夯实法治“基石”:倡导美好生活与理性维权
活动期间,宣传小分队设立咨询点持续宣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相邻关系、合同纠纷等内容,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保护、人身损害等民法典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信访工作条例》,引导群众了解信访受理范围、法定程序和权利义务,倡导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真正惠及民生。

群众点赞:烟火气里收获多
“这活动太及时了!孩子放假正愁怎么管,发的这些安全手册和讲的案例,回去要全家一起学。特别是防溺水和防诈骗的,太实用了!”带着孩子来的家长李文翠感慨道。滔谷村的普会忠则跟工作人员咨询了宅基地问题,满意地说:“过节还能免费解决困扰自己许久的房子问题,政府这事办得好!”

法安长远:普法宣传新实践
“火把节寓意光明与希望,守护好我们的孩子和家园的安全,就是守护这份希望。”司法所长表示,“将暑期安全、反诈防骗、法治宣传融入开山节、火把节这一最聚人气的平台,就是要让安全警钟长鸣、法治观念深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乡百姓安居乐业营造最优环境。”此次融合宣传活动,是环州乡深化平安法治建设、落实“八五”普法的创新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