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茬辣椒长得很好,你看这品相,准能卖上好价钱!”松梅抹了把额头的汗,望着满筐辣椒笑得眼角堆起皱纹,田埂上的欢声笑语混着蝉鸣,在山谷里荡出老远。
松梅是高桥镇西菊拉村格章拉三组群众。时下正值红线辣丰收季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松梅夫妇忙碌的身影。年近七旬的松梅蹲在垄间,拇指与食指精准捏住辣椒蒂部轻轻一扭,翠绿的果实便落进竹篮。这翠绿的辣椒不仅铺满了村庄的土地,更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串串”,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午饭后十二点,松梅夫妇来不及休息,开着三轮车准时到地里采摘翠绿的红线椒。他的三轮车车厢已装了一半。“今年的辣椒辣度够、水分足,我在白路、高桥菜市场做批发零售。”松梅一边说着,一边采摘辣椒。妻子赵述兰拎着沉甸甸的竹筐走来,只见她把辣椒整整齐齐地码在纸箱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共种植优质红线辣5亩。为了让辣椒长得好,从起垄覆膜、滴灌浇水就精心照料,这垄沟,比传统种植高了30公分,既能防涝又能保墒。去年试种时就发现,这样管护能让辣椒亩产提高。刚上市时每公斤能卖到3元,随着产量增加,价格稳定,按这个长势,采摘后期价格也能保持在2元左右。”松梅介绍说,“科学的管护和夏季雨水光照充足,使得今年的红线辣亩产可达300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计算,亩产值有望突破6000多元,辣椒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5万元。”
近年来,作为小组干部的松梅带头调整产业结构。2022年之前,80%的耕地种植烤烟,遇上旱季亩产量常常不足千斤。松梅跑遍了种植辣椒的村庄考察,又邀请农业专家到实地进行调研,最终敲定红线椒这个品种。
确定品种后,松梅立刻行动起来:引进种苗,避免村民买到杂苗;生长期每周邀请技术员巡回指导,从疏花疏果到病虫害防治都手把手教学。“以前种玉米,一亩地刨去种子化肥的费用,纯收入不到2000元,遇到行情差还得赔本。现在种辣椒,引进种苗,技术员上门指导,采收当天就能卖掉,收入比原来翻了好几番。”“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攒不下多少钱,现在改种辣椒,不仅盖了新房,还能供孙子读书。”松梅算起了细账。他的亲身体会,正是西菊拉村产业转型的生动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