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筑巢引凤栖 花开蝶自来——楚雄州武定县发窝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蝶变之路

日期:2025年09月28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楚雄州武定县发窝乡立足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以市场主体培育为引擎,以营商环境优化为保障,创新实施“多元聚力、产业赋能、服务提质三大工程,推动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创新服务机制,厚植市场主体发展沃土。发窝乡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双轮驱动,破解市场主体发展瓶颈,如:审批服务提效推行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实现登记零见面、零跑腿、零干预,有效降低准入门槛新增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16户、个体工商户43户,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金融扶持赋能:创新政策+金融+保险联动机制,大力推广牛七条+金牛贷+牛保险肉牛产业扶持政策,累计发放乡村振兴金牛贷”96笔共591万元,破解养殖户资金短缺难题。建立银企对接常态化平台,通过商会纽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人才等关键需求。



二是聚焦特色山地牧业产业,构建市场主体培育链条。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精准布局特色产业赛道,推动市场主体量质双升:肉牛产业链建设:创新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成立肉牛产业专班,引入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全乡肉牛养殖户达1459户(占养殖户总数68%),存栏量突破5000头,年出栏2000余头,带动养殖户增收500万元以上。培育大西邑村钱志明等致富带头人,带动80余户农户实现户均养牛4头、增收数万元。实施核桃初加工一体化(投资314万元)、阿过咪产业基础设施(投资137万元)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

三是汇聚多元力量,打造协同共治营商生态。引入摩尔农庄签订有机核桃产业发展协议,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商会平台打造 生态 +产销破局模式,推动发窝冬桃、火腿、野生菌、胡蜂等特色产品销往楚雄、昆明等地。创新+节庆经济模式,承办桃花节、六月六”、彝族年等活动,组织斗牛、酒歌赛、长街宴等特色项目,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拉动消费与市场主体培育双赢。培养非遗传承人4名、少数民族代表120名。国家级彝族酒歌传承人余学光、苗族刺绣代表张艳等成为文化品牌代言人,推动非遗技艺向市场产品转化。

  发窝乡通过机制创新撬动、特色产业驱动、多元协同联动,全乡市场主体呈现增速快、活力强、结构优的良好态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发窝乡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擦亮妈妈式服务品牌,助力市场主体拔节生长、积厚成势!  

(发窝乡 余才智供稿)

 

 

 

上一条:环州乡:专项检查进校园 筑牢肉类食品安全“防火墙”
下一条:发窝乡:念好 “山地经” 养好 “生态牛” 奏响共同富裕新乐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