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定县猫街镇立足于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的目标,按照“稳粮、稳烟,优畜优禽,扩菜扩花扩药”的整体思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19年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高原鲜切花卉产业,4年过去,三家村大山深处一凹凹的“北美冬青”已是硕果累累,正是收获好时节,通过利益链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武定县猫街镇三家村,是红彝族人聚居地,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每年霜期较长,当地群众祖祖辈辈以传统农业维持生计,但冷凉的高山气候和山地氮磷土特别适合种植高原花卉。2019年,外出务工群众李景祥,怀揣着致富家乡的梦想回乡创业,承包了1100余亩土地种植北美冬青,用四年的时间造就了一个“猫街高山花园”--武定县尚农红果种植基地,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花卉产业。联农带农,促进群众增收。花卉产业已成为三家村的支柱产业。流转土地让当地群众获得租金,每年600元/亩的土地租金,已让群众很满意。种植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在70到300人左右,当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就业。种植持续用到大量的农家肥,牛粪、羊粪也能卖钱了,授粉需要伴随发展起来的蜜蜂养殖,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村委会通过合作社入股进行分红的方式实现了利益链接,投入产业资金,建设完成电力设施、冷库及包装车间建设,村委会每年有近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真的是强了一方产业,富了一方百姓。不断拓展,壮大花卉经济。武定县猫街镇三家村尚农红果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景祥,每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学习国外、省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渠道,提升产业和产品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请进来”现场指导,一对一讲解,答疑解惑,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在他的带动下,目前,除冬青以外,还种植了高山杜鹃,产品远销省内外,从业花卉种植人员200多人,"花卉经济"正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猫街镇立足产业抓乡村振兴,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绿色种植产业促进当地经济跨越发展,拓宽了彝乡群众增收致富路子。基地培育的高山杜鹃--红粉佳人,在武定县2023年牡丹文化旅游节闪亮登场,深受游客偏爱,“云南武定:种植冬青 美了山富了民”登上了新华网,点击量达175.7万。昔日放牛的山箐箐现火红一片,引来了不少游客,成了武定新的网红打卡点,“产”“旅”融合,“红果果”变群众致富“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