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刚起床的杨国益,第一件事就去忙着打理他的牛,上草料、铲牛粪、喂牛水,日子一如从前亦不同以前。

说起汤郎村委会凹子村杨国益的3头牛,也可谓是“来之不易”,67岁的杨国益因年龄问题银行已难以审批贷款,汤郎村委会知道他的养牛意愿后献策出力,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活体贷”,和他一起到武定“牛超市”把牛买了拉回来。“虽然我现在才养了3头牛,但在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扶持下,我有信心把牛越养越多,年纪大了外出务工也没人要了,养牛是条好路子”杨国益说到。

贝建丽是猫街镇大麦地村的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44岁的她现在已是猫街镇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她和丈夫发现当地的黄牛肉非常受欢迎,有较好的市场行情,且犏牛在当地基本还未有人饲养,通过认真研究牛肉市场的供应和价格,夫妻两投资了40多万元,新建牛舍、水池、饲料存放池,建起了犏牛养殖场,现在存栏的有86头,多的时候养到了200多头。但我们这个女强人也有烦心事,因养殖垫资比较大,银行贷款马上要到期了,这可愁坏了她。猫街农村信用社知道了她的事情后,到养殖场实地核查了她家的养殖情况,为她办了15万元的借新还旧贷款,帮她度过了难关。

近年来,猫街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落实武定县委县政府“牛七条”政策,推行“政府+金融+保险+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户通过“金牛贷”金融扶持,适度增加养殖数量扩大养殖规模,通过“牛博士”讲技术、“牛专班”讲政策、“牛银行”讲贷款,畅活了牛产业之路。至目前,全镇发放养牛贷款 481.8 万元,兑付扶持资金 15.04万元,让养殖户充分享受“牛7条”政策,激发和带动广大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做好牛文章,实现产业发展促农增收,让群众日子更有“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