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高桥镇春耕备耕忙:沃野织锦绣 粮安筑根基

日期:2025年04月22日   作者:刘思容   来源:高桥镇    点击:[]

春风拂过,泥土苏醒。在高桥镇广袤的田野间,犁铧翻土、秧苗吐绿、农机轰鸣,奏响一曲生机勃勃的春耕交响曲。作为农业重镇,高桥镇以“稳粮保供、提质增效”为行动纲领,通过规模化种植、科技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全力打造粮食安全“压舱石”,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一、产业布局“多点开花”,绘就粮丰民富新图景

2025年,高桥镇以“稳面积、调结构、提品质”为路径,农业生产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水稻板块“优中做精”:全镇水稻种植稳定在10000亩,其中200亩香米试验田采用生态种植技术,预计亩产突破600公斤;1000亩昭梗水稻示范片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产量较常规品种提升15%。

旱粮经济“双轮驱动”:玉米种植规模达16000亩,创新推广“玉米+黄豆”套种模式200亩,实现“一地双收”;12000亩两青豆与5600亩茭白形成特色经济作物带,为农户开辟增收新渠道。

高山蔬菜“错峰上市”:依托海拔优势发展12000亩高山蔬菜,通过错季种植实现“冬春不缺菜、夏秋有鲜供”,成为周边城市“菜篮子”的重要补给源。

二、夯实农业根基,高标准农田焕新颜

为破解耕地碎片化、设施老化难题,高桥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年内完成4000余亩农田升级。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新建灌溉渠20公里、田间道路硬化15公里,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机械化作业率提升至85%。

土壤质量精准改良:针对低产田开展土壤检测,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预计亩均增产10%以上。

智慧农业试点覆盖:在高标准农田核心区配套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病虫害,为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三、责任链条“环环紧扣”,筑牢春耕生产保障网

高桥镇构建“三级联动、网格管理”责任体系,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不落一田”。

领导干部“沉到一线”: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片包干,12名班子成员驻村督导,160余名村干部实现“田块包保全覆盖”,以“责任田”守护“饭碗田”。

技术服务“精准滴灌”:组建5支农技服务队,按照“田间问题不过夜、技术指导零距离”原则,开展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专题培训18场,覆盖农户超2000户,解决技术难题500余项。

四、要素供给“全链护航”,激活春耕生产动能

高桥镇多措并举夯实春耕“硬支撑”。

农资储备“粮草先行”:提前储备杂交稻种8吨、玉米种12吨、化肥3500吨,农药、农膜等物资“随需随供”;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农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机械赋能“提效增速”:新增大型旋耕机、播种机等农用机械200余台,全镇农机化率达75%;智慧农业试点区通过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精准灌溉、科学管理,亩均节水节肥超20%。

政策激励“强农惠农”:发放耕地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540万元,通过微信、广播、田间宣讲会等渠道宣传惠农政策,农户种粮积极性“持续在线”。

五、科技赋能“智耕未来”,探索现代农业新路径

高桥镇以“科技+绿色”双引擎驱动农业转型。

绿色种植“生态优先”: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绿色防控覆盖率超90%,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智慧农业“试点示范”:500亩智慧农业基地集成土壤墒情监测、无人机植保等系统,亩均增产超15%,成为全镇农业转型升级的“样板田”。

沃野织锦绣,粮安筑根基。高桥镇正以春耕为笔,以大地为纸,绘就一幅“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下一步,高桥镇将持续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改造为抓手,推动“生产+加工+销售”全链升级,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高桥力量。

上一条:田心乡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三次学习会议
下一条:种菌培训进半山 铺就乡村致富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