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武定县插甸镇:“小蘑菇”撬动“大产业”

日期:2025年05月19日   作者:插甸镇人民政府   来源:插甸镇人民政府    点击:[]

走进武定县插甸镇康照村林下人工菌种植基地,20多个村民们正在忙碌着:垄土、放菌棒、盖被,争取在雨季来临前把大球盖菇种下去。与此同时,云南裕茸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孟芩正在给村民讲解大球盖菇种植技术要领,保障后期出菇质量。



李孟芩是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委会康西乐村的村民,通过“归雁工程”从打工妹变成现在乡亲们口中的“种菌大师”。2019年,她返回家乡,流转土地种植大球盖菇,成立武定裕茸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平均每天吸纳20多名村民务工。


随着深入探索种植方式,康照村长山坡400余亩人工林吸引了李孟芩,丰富的林业资源,高海拔、冷凉气候、就近富裕劳动力,都为她采用“林下套种大球盖菇”模式提供了条件。李孟芩介绍:“大球盖菇(又称赤松茸)生长周期短、管理简便,适宜在藏柏、华山松树林遮阴度高的环境中种植。通过覆盖树下原本的有机营养土、天然有序的树木遮阴都可以很好地调节温湿度,可实现全年多茬采收和反季种植,林下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产值突破3万元。菌渣还可作为有机肥反哺林地,形成‘林菌共生’的生态循环,既减少化肥使用,又提升土壤肥力,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我们特别高兴李孟芩在这里种植人工菌,她需要人工的时候我可以召集本村的20个人在里面务工,男工100元一天,女工80元一天,一天只用干满8小时。林下土地闲着也是闲着,租出去我们不仅可以收地租,还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康照村委会七棵树村民小组村民杨学昌边拌营养土边说。

康照村提供林地资源,建立“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提供劳动力支持,李孟芩提供菌种选育、栽培管理等技术指导,发展“林下套种大球盖菇”,让闲置的林业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大球盖菇最佳种植期为每年3月至10月,出菇温度控制在15℃至18℃,通过半地下式栽培、滴灌等技术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确保高产。目前康照这片种植基地有2亩反季羊肚菌已经实验成功,每年可以种植2季羊肚菌,全年都可以种植大球盖菇,一年四季都有人工菌采收,村民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人工菌种植也能实现跟野生菌高峰时期错峰采收。

下一步,插甸镇将以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重要抓手,着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推动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同时,积极发展高质量林下经济,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展林下多种功能。

上一条:高桥镇:未雨绸缪 做好库塘蓄水保水工作
下一条:环州乡卫生院:早筛早诊早安心,筑牢两癌防治健康屏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