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发窝乡:民族文化盛宴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5年07月01日   作者:   来源:中共发窝乡委员会    点击:[]

近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第十五届“六月六”民族体育文化节上,山风裹挟着酒香,歌声震荡着山谷,上千名游客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


 

拦门酒碗里的山风暖意

清晨的发窝街头,彝族姑娘手捧土陶碗,银饰叮当作响,米酒的甜香混着山风扑向游客,迎客调在山间回荡。“去年朋友来过之后就念念不忘,说这里的酒歌能‘勾魂’。”来自昆明市的游客张云雯抹着嘴角的酒渍,“这酒里酿着发窝人的热情,歌里唱着彝家的故事。”说话间,又一道拦门酒的歌声响起,游客们挎着相机、牵着孩子,一步步走进山乡的热闹里。



舞台上的血脉共鸣

山品村的《欢乐跌脚舞》刚点燃现场,乍基村多民族合唱团的《爱我中华》又将气氛推向高潮。舞台上,不同民族的面孔在阳光下亮起火塘般的暖意,彝族、苗族、傈僳族、傣族的服饰交织成流动的彩虹。“为了今天的这场活动,我们排练了三个月。”乍基村党总支书记张云永指着台上年过六旬的傈僳族歌手说,“各族群众自发参与,就是想用自己的声音唱出对党的感恩。”



针尖与牛角的非遗张力

斗牛场里,两头壮硕的黄牛角力正酣,观众们呐喊助威,欢呼声此起彼伏。斗牛、斗羊、斗鸡、射弩、篮球比赛……这些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一直是发窝乡群众的最爱。



“这些比赛太精彩了!”一位外地游客兴奋地说,“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热闹的民族体育竞技,感觉特别有意思。”



民族非遗文化传承

在民族酒歌大赛的舞台上,一曲曲悠扬的酒歌在发窝乡上空回荡。这些酒歌,或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或传递着生活的美好愿景,或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



回廊里,“指尖上的非遗”刺绣大赛正在火热进行。绣娘们穿针引线,巧手翻花,将丝线化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她们用灵巧的双手,展现了精湛的技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两年,我们投入资金30余万元,成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工作室和技艺传承交流中心。2024年,带动200余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中共发窝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杨杰介绍道。


篝火堆里的跺脚声

夜幕降临,当篝火在民族文化广场上烧得噼啪作响时,火焰照亮了夜空,也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大家手拉手围在篝火旁,跳起欢快的彝家跌脚舞。跺脚、转身、舞动,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现场一片欢歌笑语。

上一条:白路镇:党员群众齐发力 雨后清整焕新颜
下一条:插甸镇:安拉村党总支开展“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