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发窝乡:武定县政协院坝协商助力发窝乡以‘文’化人促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日期:2025年07月07日   作者:   来源:武定县发窝乡    点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而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作用。以‘文’化人既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途径,又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7月3日,“发窝乡以‘文’化人促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院坝协商会议在发窝村委会养马场村民小组广场召开。

发窝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知名罗婺故地,有“魅力彝乡 生态发窝”的美誉。辖区群众热爱民族文化活动,热衷于组织斗牛、文艺表演、射弩等文体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体活动,凝聚全乡各族群众,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乡坚定共识和永久追求。

当前,发窝乡在民族文化活动推进促团结过程中面临干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文化传承人才相对匮乏、宣传缺乏感染力、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以“文”化人促团结质效,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巩固。

武定县政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县政协副主席熊自禄一行3人多次深入发窝乡围绕“以‘文’化人促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开展调研,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由发窝乡党委副书记牵头,走访重点村委会、非遗传成员、少数民族代表、群众代表、部分村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形成问题清单,组织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议,通过院坝协商方式破解发窝乡在以‘文’化人促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瓶颈、堵点,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

协商会议历时1个小时40分钟,各参会人员聚焦主题充分发言,剖析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措施,现场氛围浓厚,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协商,达成六点共识:

一、提高思想意识

发窝乡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纳入党委会学习不少于2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2场次以上,通过扎实的学习促进干部了解民族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

二、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依托发窝乡六月六、火把节、桃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举办文体活动、文化交流会,邀请周边乡镇的各民族参与,展示特色手工艺品、传统美食,开展射弩、负重登山、磨担秋等民俗竞技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组织刺绣培训班,指导少数民族妇女开展刺绣活动,弘扬和传承指尖民族文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舞蹈、民族酒歌、民族音乐等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群众参与度、幸福感。

三、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依托现有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和辖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人的作用,搭建平台,推动民族文化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积极打造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族文化建筑保护、民风民俗特色村落示范点,擦亮发窝国家级传统村落名片,要挖掘、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现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刺绣、酒歌、磨担秋)。

要引导各族群众开展和参加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体验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提升宣传推广质效

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和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积极打造宣传阵地,在发窝乡集镇、公路沿线、重点村组等场所设置固定宣传栏,定期更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包括民族政策解读、民族团结故事、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等。

利用乡镇广播,定时播放民族文化知识、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发挥乡村文艺队、法律明白人作用,促进基层治理。

五、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

开展民间艺人评选活动,挖掘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艺骨干。对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应推送乡级及上级进行表扬表彰,激发群众参与民族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发挥人才作用,依托发窝桃花节、六月六等节日的举办,鼓励和引导各领域人才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为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建言献策,在实践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资源整合促推进

充分发挥乡站所中心挂村包户的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要加强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形成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合力。

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时,进一步做好协调工作,整合资源,对举办的文体活动给予指导,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其中,融入活动整过程,形成宣传品牌效应。

“小协商汇聚多元智慧,增强干部群众对以‘文’化人促团结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以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协商实践,符合发窝乡情实际和现实需要,破除乡镇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存在的堵点,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宝贵经验,实现小协商助推大团结。”发窝乡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政协小组召集人董如惠说。

上一条:仓房村党总支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表彰大会
下一条:白云庵村党总支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表彰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