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田心乡:坚持“四向发力”激活基层治理“中枢引擎”

日期:2025年07月14日   作者:   来源:武定县田心乡    点击:[]

为了解决群众“走不对门、找不到人”,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田心乡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聚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向“上”对标,建强综合治理“新枢纽”。抓“建”提标,强体系。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打造“五有”综治中心,建成“一厅N室”功能区(3类窗口+2类分区+6个功能室),集成“雪亮工程”智能平台。建“制”提能,强队伍。建立“分析研判、包案化解、预警提示、台账管理”四项机制,推行“综治中心程序推进、部门实质解决”闭环模式,确保群众每项诉求都“导得出”“接得住”。

向“内”聚力,构建协同作战“联合体”。力量整合,实行“常驻+随叫随驻”模式,核心部门常驻、关联单位按需响应,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数据统配,破除“信息孤岛”,实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治安动态、重点人员等信息的一口采集、一网汇聚、共享共用,为联合研判、协同处置奠定坚实基础。

向“优”规范,打造一站调解“新格局”。前端受理“优分诊”。强化中心接待窗口的“导引台”功能,对群众诉求进行精准识别、分类引导。严格落实首接负责,确保“有人管、管到底”。中端调解“优协同”。灵活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策略,选择最适宜的调解方式。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2025年以来,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8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群众满意率达99.58%。后端保障“优闭环”。建立调解协议履行跟踪督促和回访机制,确保调解成果“落地生根”。推动源头治理,实现“调解一件、预防一片”。近日,利米村委会村民杨某带着焦急与期盼,走进了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他反映:2024年7月至12月期间,在本地某工程项目务工。工程早已完工,拖欠他们9人工资共计5万余元。综治中心接诉后,立即启动“首接负责”,精准研判分派,联动司法所、项目负责人、网格员锁定关键人并组织调解。经情理法交融协商,促成双方达成限期支付协议。中心全程跟踪回访,确保工资全额兑付,高效化解了这起涉众型欠薪纠纷,生动体现了中心“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流程闭环”的规范化运行成效,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全乡共受理矛盾纠纷44件,化解42件,化解成功率达95.45%。

向“下”扎根激活基层治理“最末梢”。网格筑基,践行田心乡“1432”工作模式,以织密建强“微网格”体系为核心抓手。细分471个微网格,发动网格员、群防队伍充当“前沿哨点”。末梢贯通,依托综治中心“接诉即办”,实现民情收集、矛盾排查、快速处置“一网统管”,彻底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建”是基础,“用”是根本。下一步,田心乡将持续发力优化流程提效率,将中心打造成回应群众关切、化解风险隐患、守护一方平安的“前沿指挥部”和“高效服务台”,让规范化建设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

上一条:科技赋能老树核桃 联农带农再添新力——云南滇核农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培训在白路镇营盘村成功举办
下一条:田心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13天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