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发窝乡:四站联建强治理,三网共织护平安,树起基层善治新旗帜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作者:普  达、沈理讲、彭良超   来源:武定县发窝乡    点击:[]

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窝乡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近日,发窝乡综治中心完成规范化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全乡社会治理工作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智能化新阶段,为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基固本,筑牢规范化治理核心

发窝乡坚持资源整合,投入资金4万元,严格对标“六有”(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建设标准,打造集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警示教育室、视频监控研判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中心,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与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构建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服务目标。

二、机制创新,构建协同高效治理格局

党建引领多元协同。以“党建引领+多元参与”为核心思路,组建专职调解员、网格员、志愿者队伍,构建“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公安、民宗、法庭等部门资源,推动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模式,累计召开专题联席会议20次,研判化解蓝色风险矛盾纠纷24件。多元调解定分止争。组建由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办、自然资源所、村委会等参与的专业调解队伍,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结合发窝多民族实际,打造少数民族普法队,联合多方力量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普法强基补短板”等工作,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三网融合立体防控。整合“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资源,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监控全覆盖,构建“天网+地网+人网”立体化防控体系。

三、服务提质,畅通便民暖心通道

窗口服务优流程。综治中心秉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信访接待等多元化服务。通过“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双向互动解民忧。综治中心不仅是问题解决平台,更是服务群众的“暖心窗口”。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特色活动,畅通民意反馈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便捷服务。2025年以来,已组织“法治义诊”特色活动8场次,服务群众1700余人次。

四、服务提质,畅通便民暖心通道

发窝乡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实现矛盾纠纷、治安动态等关键信息“一口采集、一网汇聚、共享共用”,通过“动态排查—三色预警—分级化解—跟踪回访”全链条管理模式,将“枫桥经验”四步调解法(一听、二辨、三调、四解)融入日常,五年来排查矛盾纠纷325件,成功化解307件,实现化解率94.46%。“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综治中心建成以后,司法、派出所、法庭、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办公,反映的问题‘一站式’就能解决,不用再来回跑了,真是方便多了! ”发窝乡人大代表李晓娟感慨道。

下一步,发窝乡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新起点,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深化“平安发窝”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重点打造综治中心社情民意的“收集站”、盾纠纷的“调解站”、治安防控的“指挥站”、便民利民的“服务站”“四大功能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更高水平的“平安发窝”提供坚实保障。

上一条:“微治理”激发新效能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下一条:发窝乡:织密“微网格” 托起“大民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