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县情概览 >> 乡镇概况

万德镇

日期:2025年04月18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概况】

万德镇位于武定县北部,地处金沙江畔,北接己衣镇,西邻东坡傣族乡,西北隔金沙江与元谋县姜驿镇相望,东南与发窝乡相连,行政区划面积201.5平方千米,距县城109公里。全镇辖万德、支卧、胜德、岩脚、马德平、宜安拉、团碑、自乌8个村民委员会,共14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064户15478人,境内有汉、彝、傈僳、苗、傣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001人,占总人口的56.97%。

境内最高海拔2907米,最低海拔898米,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有2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年平均降雨量438.8毫米。林地总面积217116.15亩,森林覆盖率43.48%,耕地面积51998.2亩,其中承包地36875.62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杂粮等农作物。境内共有2个小(一)型水库、9个小(二)型水库,209个小坝塘,214件库塘。投资1.94亿元的大板桥水库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库容409.3万方,施工期限为4年,预计2025年底完成并投入使用。

【人文历史】

万德乡成立于1989年,2014年撤乡设镇,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雄踞一方的那氏遗址、红军长征的历史遗迹,是我国最早的恐龙骨骼化石发现地,素有“土司故里”“彝族家园”“壮鸡之源”和“石雕之乡”的美誉。

1950年底,明代雄踞一方的罗婺部凤氏土司后裔那氏土司在万德设慕莲土司衙门,成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被马学良先生称为“迤东夷族文化之最高曲”,现存有大照壁、大钟、观音寺、小花厅、白牡丹、月牙池、那德洪之墓等古迹,禁赌碑、摩崖石刻等精工细凿的彝汉文古碑遍布全镇。2005年8月,万德观音寺被评定为楚雄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定壮鸡发源于万德镇甲腊沟村,具有个大体肥、骨酥肉嫩、味鲜可口等特点,早在明代的南蛮罗婺彝族土司就曾将其作为朝贡的佳品而负有盛名。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化石保护委员会专家鉴定,万德镇支卧村为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恐龙骨骼化石点。万德境内有储量丰富的白沙石、木纹石、蛇纹石和墨石,石雕艺人辈出,流传着“万德九十九波浪,不出宰相出石匠”的佳话,石雕情结已经渗入彝乡人的血液。2017年被州委、州人民政府表彰为州级文明小城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022年4月,获云南省卫生乡镇称号,2022年底,所辖8个行政村全部获批省级森林乡村。2023年底,万德镇国家卫生镇通过州级技术评估,省级病媒微生物防治先进地区创建通过州级检查,获评楚雄州第一批健康乡镇荣誉称号,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建设通过省级认定。

【党的建设】全镇共有64个党组织,其中1个党委,8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分别为49个村民小组党支部,5个镇直属机关党支部,1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共有732名党员(女党员145人,少数民族党员358人,35岁以下133名。2021年至今,共发放34枚“在党50年”纪念章。

【脱贫巩固】2024年,万德镇共有脱贫人口2161户8105人,对176户593人监测对象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已消除风险139户464人,风险消除率78.2%。通过发展种养殖产业、蚕桑产业、烤烟种植、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开发公岗等后续帮扶。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申请306件、办结306件,办结率100%。发放春季雨露计划205人42.9万元,开展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3期172人,务工就业3033人,发放省(内)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604人42.55万元,生活补助52人3.3万元。管好用活乡村公益性岗位125人、生态护林员240人、光伏管护员49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产业发展】全镇围绕“稳烟扩豆、栽桑种甘(柑),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发展以烤烟、粮豆、蚕桑、甘蔗、柑橘五大种植业和生猪、肉牛、黑山羊、武定壮鸡四大养殖业为传统的主导产业。2024年完成种植烤烟8140亩,收购烟叶110万公斤,实现烟叶产值3396万余元,收购均价30.88元/公斤,户均收入约7万元。持续推广烟下套种两豆(豌豆、蚕豆)3680亩,增加产值900万余元。宜安拉村共流转盘活撂荒耕地150亩、开发整理多年撂荒土地出租148亩。规模生猪养殖场发展至12个,规模家禽养殖户5户,规模养羊户30户,养牛大户15户。扶持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家庭农场发展,申报成功7个省级、1个州级“一村一品”,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绿美万德】2024年,全镇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稳步推进万德集镇规范管理,组织镇行政执法队对集镇进行监管,解决以路为市、占道经营、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争取资金395万元,实施了马德平大平地、自乌发德、自乌小村及团碑能木窝、多志力等一批村组雨污分离。在县烟草公司的帮助下,实施了嘎立人居环境整治。结合万德湖景区创建,实施了万德湖周边人居环境整治,面貌有很大改观,获得群众好评,对外美誉度有所提高。集镇农贸市场投入使用。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验收229座,兑补资金27.48万元,新建公厕1座;稳步推进污水治理,完成全镇7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2079户4225人。国家卫生乡镇通过州级技术评估。申报了省级健康乡镇、病媒生物防治示范乡镇。连续三年开展干部职工义务捐款植树活动,共捐款1.7万元,开展义务植树2轮次、参与5000余人次,共种植了12000余株花卉及3220余株银杏树。10个州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先后评选镇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61户,真正实现变“庭院美”为“乡村美”。实施2024年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3500亩,巩固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健康乡镇创建成果,全面开展“全民绿化美化”行动,“绿美万德”持续推进。

【民生保障】2024年严格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共发放低保金1069户393.02万元、特困人员补助92人78.12万元、救助孤儿8名发放资金10.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246户46.71万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149户36955.52亩233.89万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77户机具85台11.47万元,草原生态补贴3584户44万元。完成城乡医疗保险缴费14012人,发放准生证51人,二孩、三孩生育补贴及育儿补贴49人11万元。扎实推进农村养老“五小”工程,建成能木窝等老年助餐点3个。不断完善万德湖国家AAA级景区基础设施,万德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先后争取实施了健身步道、多元文化墙建设、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20余个,打造“武定壮鸡”雕塑、同心墙、爱心观日点等网红打卡地。举办以“民族团结籽籽同心”为主题的首届“姑妈”篮球赛,成功举办“二月八”暨万德镇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文化体育活动日趋丰富,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上一条:猫街镇
下一条:高桥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