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服务“三农” 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着力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健全“四好农村路”建设长效体制机制,推动“四好农村路”从以建设为主向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协调发展转变,不断提升农村综合交通水平,切实解决好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8〕8号)和王显刚副省长在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楚政发〔2018〕16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草拟了《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武定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武定县农村公路管护路长制实施方案》。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一)《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
本实施意见共分为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紧紧围绕到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目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创建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监督考核等措施,到2020年,全县20户以上直过民族自然村和50户以上不搬迁自然村通硬化路达到100%;所有县道四级以上公路达到100%,乡道四级以上公路达到50%,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完成县、乡道农村公路724.1公里特别危险路段的整治工作;县、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农村公路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爱路护路管理办法、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县交运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设置公路管理机构和配备公路管理人员达100%,县、乡、村三级“路长制”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公路管理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优、良、中等路的占比达到75%以上;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通邮率均达到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级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
(二)《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落实县人民政府“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参照州人民政府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拟定了县人民政府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三)《武定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本行动计划是对《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建、管、养、运目标任务的措施细化,分为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三个部分。围绕总体目标,细化为加快实施重要县乡干线公路提升改造;实施直过民族自然村通硬化路;实施深度贫困县50户以上不搬迁自然村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乡镇制定爱路护路管理办法;村(社区)委会制定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全面实施县、乡、村农村公路管护“路长制”;加大农村公路管理保障力度;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和“建管养一体化”运行机制;提升农村公路应急保通能力;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科学化水平;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强化养护工作考核;构建均等化公共客运服务网络;提升道路客运安全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实惠便捷的货物运输;促进物流与电子商务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路创建等22项具体工作任务和7项工作措施。
(四)《武定县农村公路管护路长制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责任,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楚雄州农村公路管护路长制实施方案》,草拟了《武定县农村公路管护路长制实施方案》。文件分为总体要求、工作目标、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监督考核五个部分。工作目标:一是阶段性工作目标,即2018年12月底前,全面落实“路长制”,各级公路实现“路长制”全覆盖;2019年12月底前,全面实施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到2020年,全面建立“领导有力、管理高效、责任明晰、反应快捷”的“路长制”管理机制。二是实现路面干净、路域整洁、行车安全、管理有序、形象美观的路域环境目标。总路长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分路长由“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担任,乡镇路长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担任,村路长由村级行政负责人担任。明确了路长制实行巡查、处置、督办、通报的运行机制。
已通过十四届县委第59次常委会议通过并发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