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武定县2019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工作总结

日期:2020年01月10日   作者:县工信商务科技局   来源:县工信商务科技局    点击:[]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三张牌”和州委、州政府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健康楚雄战略,加快健康楚雄建设的决策部署,武定县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健全机制,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加强督促指导,协同推进,2019年全县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一、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一)全力打造昆明、攀枝花城市休闲后花园,积极创建云南旅游强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投资1943万元,完成响塘凹街头花园、新灯塔街头花园、菜园河与联络线景观提升、菜园河景观170盏路灯安装、香水桥、五凤桥、明慧桥亮化、菜园河景观亮化、狮子山风景区提升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全力打造昆明、攀枝花城市休闲后花园,积极创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强县、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武定县狮子山森林康养基地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确定为2019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工作有序推进,加大己衣大裂谷等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力度,打造以狮子山、己衣大裂谷、水城河旅游景点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品牌,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推进绿色康养+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编印狮子山旅游景区宣传折页6000份;借助省、州旅发委旅游网站和微信平台发布武定旅游信息;昆攀高速路等路段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宣传武定旅游。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展示,武定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逐步增强。积极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先行先试,在狮子山景区建成了覆盖主景区的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开通了景区微信公众号,实现了景区wifi全覆盖。完成了武定县城市名片和狮子山旅游景区名片数据信息上报,景区720度全景语音导览系统完成摄制投入使用,实现了2019年10月1日与全省同步上线运行的目标。

3月15日至5月15日期间,高规格举办了牡丹文化旅游节暨中国·云南·武定世界越野摩托大奖赛、第三届科技入楚武定专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论坛、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武定短途休闲自驾游、房车露营团队进武定、山局樱桃节、特色旅游商品展销、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组织参加了2019年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销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积极与国家、省、州等各类媒体合作,采取专题片、专栏、专版、访谈等多种形式和网站、微博等发布武定旅游的图片、文字等,宣传展示武定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速发展。

2019年,全县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全县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1440万元,同比增长32%;娱乐业营业收入9582万元,同比增长32%。全县接待国内游客667.6万人,同比增长22.8%,完成全年任务数102%;接待入境游客3128人次,同比增长16.8%,完成全年任务数102%;全县旅游收入791715.8万元,同比增33.6%,完成全年任务数107%。“云岭颐庄·武定喜鹊窝温泉康养特色小镇”目前已申报纳入州级特色小镇创建,总投资14.36亿元的武定喜鹊窝温泉旅游度假小镇建设项目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规划修规、旧厂房的拆迁、场地平整、供水、供电工程和地勘勘察,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和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组织保障,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立了县中草药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项目指挥部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加强对全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及指导服务工作,形成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为稳步推进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云南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600亩滇重楼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经州级评审推荐,已上报省经信厅争取2019年省级中药材饮片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组织企业申报州级绿色产业发展项目库项目项目7项,经评审列入州级绿色产业发展项目库项目项目7项。组织2户企业申报定制药园2个。二是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支持云南白药集团武定药业有限公司、云南康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种苗繁育基地、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投入,带动农户种植,扩大种植规模,有力地推动了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和“云药之乡”建设。三是抓招商,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科技入楚武定专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宣传推介武定,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增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活力。依托已引进的云南白药集团等企业,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和“云药之乡”建设发展。云南白药集团武定药业有限公司武定白路关坡基地累计完成投资9000余万元,搭建了一个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试验研究技术平台,逐步形成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中药材研究生产基地和药用植物园,进一步树立了“云药”和“云药之乡”品牌形象。科技入楚武定专场签约项目、云南道地药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附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落户武定工业园区,已完成项目用地招拍挂和供地手续,正开展厂房建设规划设计工作。云南楷林药王谷花海农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花山药王谷基地建设项目流转土地1500余亩,项目已开工建设,供电工程已完工,完成基地水库坝埂加高扩容工程,整理土地200亩,收集整理中药材种质资源400余种,种植滇重楼等中药材20亩,累计完成投资820万元,同时与澳门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合作达成合作意向。云南博龙药业有限公司落户武定县高桥镇勒外村委会,引进印度藿香,建立种苗繁育基地60亩,带动种植504亩。四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运用,加快滇重楼等地方特色中药材品种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品牌培育宣传、产品推介等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2019年12月,云南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宝田1号、2号滇重楼优良家系获得云南省林木良种认定,全县获得省级林木良种认定累计达5个。五是持续用力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打造富民富县亮点。2019年,州下达中药材种植计划面积114000亩。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领导,强化统筹,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合力攻坚,持续有力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全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明显。2019年,全县建立1000亩以上连片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个,500亩以上连片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个,100亩以上连片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6个,建立滇重楼、滇黄精、续断、丹参、附子、藿香等优质种苗繁育基地8个,推广种植滇重楼、滇黄精、续断、附子、黄草乌、丹参、玫瑰茄等地方特色中药材129375亩(含保有面积),同比增长25.76%,完成州下达计划任务的113.46%,实现产量33304.79吨,同比增长45.5%,实现产值72070.36万元,同比增长17.35%,1-11月上缴税金1904万元,预计全年上缴税金突破2000万元。

(三)加强健康养生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3家,医院5家(县人民医院和4家民营医院 )、公共卫生机构3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11家(其中,中心卫生院3家、一般卫生院8家)、学校医务室3家,个体诊所26家(其中中医诊所4家)、村卫生室115家(覆盖率达100%);共有住院床位1414张,全县每千人拥有病床位数5.06张;在职人员5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1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9人,执业医师数398名,注册护士数546名,医生与护士的比例约为0.73;有执业类(助理)医师401人,每千人口有执业类(助理)医师1.43人,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彝医执业类(助理)医师51人,每千人口中医(中西医结合)彝医执业类(助理)医师0.18人。

全面启动实施“双百九五”工程、“一馆三中心一科一室建设”和基层卫生人员“1155”中彝医药知识培训工程,基层中彝药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服务网络初步形成,11个乡镇卫生院建成功能齐全、布局规范、中彝医文化氛围浓厚的中彝医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5%的村卫生室能够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彝医药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49个,签约医生838人,累计签约11615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93549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实施了疾病诊断组相关分组(DRGs)付费制改革。武定县人民医院已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武定县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使用证办理、项目修建性规划评审及项目用地范围内拆临拆违、迁坟工作、项目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等各项工作正同步开展,“三通一平”工作正有序推进。2020年将继续强化统筹协调,明确目标任务,加强项目管理,按计划有序推进武定县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县疾控中心综合楼建设已全部完工,装修工作接近尾声,附属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115个村卫生室建设已全部达标。县妇幼计生服务中心完成整体搬迁并全面投入使用。武定县康体养生中心建设项目和武定县精神病院建设项目正处洽谈当中,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积极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全县有10个乡镇敬老院和1个县社会福利中心扩建、新建投资2344万元,建设规模13582平方米,建设床位970张,集中供养772人。建设1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资1228万元,建设规模6840平方米,建设床位235张。全县11个乡镇养老机构全部同辖区乡镇卫生院签订提供医疗服务协议,初步实现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武定县大同医养服务中心由武定大同医院、大同养老服务中心组成,通过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有标准间床位、报警装置、床头呼叫、中心供氧、电视、衣柜、沙发及洗澡设施,卫生间装有报警装置及扶手;配套设有身体锻炼设施、乒乓球床及文化设施,自2017年2月开始运营以来共入住十余人次。

(五)不断发展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和农村定单定向免费医学培养等方式加大了中医药卫技人员的招聘力度,全县共招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9名、招聘特岗人员1名。目前,全县有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员151人,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的12.38%,其中中医医师76人。同时,对乡镇新招聘中医人员实行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制度,由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员培训,通过业务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理论水平明显提高,使各村卫生室均能运用中西方法防病治病,夯实了基层中医药人才基础。

(六)多举措传承中彝医药文化。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彝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彝医临床人才和中彝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彝医药学术。我县通过师带徒、师承、临床带教、培训等方式不断发展、创新中彝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彝医药事业、中彝药理论深厚、中彝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彝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通过开展名医推荐,引领医学人才发展,狮山镇卫生院王雄、金绍荣荣获“云南省基层名中医”称号;县人民医院闫浩荣获“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称号。

(七)探索发展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充分利用武定县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养生、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突出民族特色,开发药食同源的经典菜肴和餐饮文化。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健全。县、乡两级组织领导保障不到位,虽成立专门机构,但尚未落实相应的编制、人员,各级和各部门的职能、职责不明确,部门分工和协作机制未完全建立,加之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产业发展投入乏力,支撑作用不够。

(二)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方面。一是供给总量不足,目前全县仅有县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11所乡镇卫生院中,有一级甲等卫生院7所,一级乙等卫生院3所,优秀卫生院1所。全县卫生技术人员仅有1341人,床位总数仅有1414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分别为4.79人、5.05张,低于全州平均水平(5.57人、5.83张)。二是质量不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不足,县域内就诊率仅达80%,多数病人外转救治,难于实现医改提出的90%患者留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三是结构布局不合理,基层服务能力弱,分级诊疗“接不住”的情况较为突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庭冷落,合理的就医秩序的构建任重道远。

(三)健康养生养老服务方面。一是养老机构面临行业准入门槛高、医生难招、资金难筹“三难”现状。二是养老与医疗、生态、旅游等融合程度低,养老机构服务设施不完善。三是养老机构总体床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规模小,档次低,运营差。四是缺乏的养生专门机构。

(四)中彝医药健康养生保健方面。一是彝族医药发展扶持力度不够。二是彝医药人才不足。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发展彝族医药的氛围不浓。全州也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发展彝族医药氛围,制约了彝药产业的振兴和彝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互联网+大健康数据信息化建设方面。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标准不统一或没有标准、运行经费不足、卫生信息化利用和人员培训培养不到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机构间尚未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面向公众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欠缺,卫生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卫生信息利用效率低,增加了基层各卫生管理者、卫生监督部门、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量,居民健康信息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休闲养生旅游方面。一是投入不足,休闲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健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品牌打造不够,效应不明显,旅游吸引力不强。二是健康旅游项目策划规划包装研究不够,健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他产业没有有效融合发展,特别是彝药的开发没有和旅游结合,引进较强实力和管理经验的投资商进行开发建设难。

(七)健身文化体育方面。一是全民健身服务均等化、便利化差距较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不平衡,群众健身意识有待增强。三是全民健身事业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经费渠道单一。四是体育锻炼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帮助,体育指导员队伍和健身服务体系网络尚未建立健全,对国民进行实质上的体育健身指导力量不足。

三、下步工作计划

进一步以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战略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和州委、州政府实施健康楚雄的战略目标,实施健康武定战略,积极争取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和政策扶持,激发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推进健康武定建设,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着力建设云南特色中药材产业基地,打造昆攀后花园和特色健康生活目的地。

(一)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打造特色品牌,扩大滇重楼等地方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2020年全县种植中药材12万亩以上。加快地方特色中药材品种产品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品牌培育宣传、产品推介。引进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依托企业自身优势,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仓储物流市场规划建设,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生物医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二)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加快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等级提升工程和县级中心医院提质达标晋级行动计划,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到2020年建成1所县级公立中彝医院,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基本达到国家《县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能力达标。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急诊和重症医学学科建设,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以医联体为载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依托沪滇对口支援扶贫、省级医院对口支援等项目,建立持续稳定的帮扶关系,全面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

(三)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步伐。坚持因地制宜,以大健康的发展理念,着力引进实力强、辐射作用大、带动面广、产业链条长的大健康产业企业,切实推进武定狮子山景区提升改造、康养基地建设、武定喜鹊窝温泉旅游度假小镇建建设等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智慧健康、健康休闲、健康食品等健康产业发展,构建健康环境。

(四)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发挥距昆明半小时经济圈,攀枝花两小时经济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推动医院与养老、康复机构的转诊与合作,制定与医养服务相衔接的医保政策措施。加快武定喜鹊窝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开发温泉养生度假产品。

(五)实施中彝医药振兴工程。贯彻实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到2020年,建成1所能够提供中彝医药服务的县级中彝医医院,乡镇中彝医馆及村中医服务室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中彝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彝医药的知晓率。实现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目标。全县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5%的村卫生室能够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简、便、验、廉”的中彝医药服务,到2030年,村卫生室提供中彝医药覆盖率达100%。

(六)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精准执行健康扶贫惠民政策、继续优化便民服务措施、深入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服务能力提升“三个一”工程;全面加强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落实“四重保障”,确保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实际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一单式”结算。严格执行转诊转院规范,落实分级诊疗政策,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范围外费用超过比例医疗机构自行承担,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尽量少生病”、“看得好病”,全面实现健康扶贫“九个确保”目标。严格水源保护,饮用水源地标准化管理率达到100%,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

(七)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水平,打牢健康基础。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弘扬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生活,倡导公众健康行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创新发展体育健身产业。

(八)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发展智慧健康产业。以全省、全州健康医疗云和大数据应用平台为依托,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实现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满足个性化、精准化健康医疗服务需求。逐步实现群众看病“天涯”变“咫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城市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九)推进“六城同创”及生态示范区建设行动。推进“六城同创”,实施新一轮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培育健康生活文化,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开展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先进平安县城、森林县城、新型智慧城市创建活动,把武定县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畅通有序、文明祥和、环境生态、宜居宜旅的旅游康养新型城镇。


上一条:武定县科技扶贫工作情况报告
下一条:武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关于2019年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拟支持项目公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