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25646户,其中:企业5213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0.33%(农民专业合作社956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3.72%);个体工商户20433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79.67%,全县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7.27户。
2016-2022年全县市场主体总数及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年 度  | 
   市场主体总数(户)  | 
   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户)  | 
   新登记市场主体情况(户)  |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户)  | 
   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户)  | 
  
  
   2016年  | 
   9188  | 
   1422  | 
   1305  | 
   378  | 
   6990  | 
  
  
   2017年  | 
   10724  | 
   1770  | 
   1496  | 
   436  | 
   8062  | 
  
  
   2018年  | 
   12453  | 
   2144  | 
   1769  | 
   582  | 
   9295  | 
  
  
   2019年  | 
   15104  | 
   2409  | 
   2651  | 
   616  | 
   11633  | 
  
  
   2020年  | 
   17363  | 
   2796  | 
   2259  | 
   657  | 
   13432  | 
  
  
   2021年  | 
   20944  | 
   3232  | 
   3581  | 
   678  | 
   16531  | 
  
  
   2022年  | 
   25646  | 
   3698  | 
   4592  | 
   956  | 
   20433  |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末,全县千人拥有市场主体达到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市场主体实现倍增发展。多起来:到2025年,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3000户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企业总量达到7000家以上、年均增长14%以上。大起来:到2025年,全县“四上”企业数量达到50家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活起来:到2025年,全县市场主体活跃度达到7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例超过50%;新增市场主体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左右。强起来: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达到80家;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1200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70个以上。
武定县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主要任务 单位:家
 
  
   市场主体类型  | 
   2022年  | 
   2025年  | 
  
  
   企业  | 
   5213  | 
   7000以上  | 
  
  
   农业企业  | 
   1233  | 
   1300以上  | 
  
  
   农业龙头企业  | 
   43  | 
   50以上  | 
  
  
   工业企业  | 
   82  | 
   90以上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36  | 
   40以上  | 
  
  
   建筑业企业  | 
   509  | 
   550以上  | 
  
  
   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  | 
   14  | 
   15以上  |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  | 
   385  | 
   400以上  |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  | 
   79  | 
   90以上  | 
  
  
   服务业(不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  | 
   1127  | 
   1200以上  | 
  
  
   规模以上服务业  | 
   7  | 
   10以上  | 
  
  
   中小企业  | 
   4257  | 
   5900以上  | 
  
  
   个体工商户  | 
   20433  | 
   26000以上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956  | 
   1100以上  | 
  
  
   合 计  | 
   25646  | 
   33000以上  | 
  
 
重点举措
健全责任体系,强化“聚”的组织领导力。
实施倍增工程,增强“多”的项目吸引力。
强化梯度培育,提高“强”的市场竞争力。
加大引导扶持,提升“大”的政策支撑力。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活”的要素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