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全县消费品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3248.6万元,比去年同期的253807万元,增加了29441.6万元,增长11.6个百分点,呈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的消费品零售额为193672.7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70079.6万元,增加23593.1万元,增长13.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89485.9万元,比上年同期的83727.4万元,增加5758.5万元,增长6.9个百分点。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实现214700.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97221.2万元,增加17479.5万元,增长8.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5.8%。餐饮收入6854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56585.8万元,增加11962.2万元,增长21.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2%。
二、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为消费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今年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73元,同比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05元,同比增长10.6%。收入的增加使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由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财政支出从发展生产逐步转向改善民生,消费者的“后顾之忧”逐步改善,居民对未来预期看好,也使消费需求得到有序释放。
三、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以来,我县消费品市场虽然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但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我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和住宿餐饮企业数量较少,销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鼓励消费的同时还要重视培育限额以上企业的发展。
(二)消费结构的转变影响商品零售额的增长。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也正在逐步由商品消费型向服务消费型转变,传统商品增长趋于平缓,服务消费和电子商务消费增长较快,对实体企业商品零售额的分流作用逐步加大。
(三)传统零售企业转型难。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很大部分消费者的重要消费方式,这样的消费习惯加快了传统企业客流减少、增速放缓的步伐,致使一些传统零售企业营销模式难以为继,同时又面临转型难度大的境地。
四、对推动居民消费增长的建议
(一)抓商贸企业入统工作,深入挖掘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潜力。提高行政指导和服务水平,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政策需求,协调帮助商贸企业排除各种顾虑,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
(二)营造安全、绿色的消费环境。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对消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要的是保障消费安全,特别是要加大对食品、药品等消费品的安全保障措施,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
(三)挖掘农村市场潜力仍需努力。把农村的优质生态资源和产品引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发展。加大农村市场整治力度,为农村居民消费创造放心、安全、优良、可靠的环境。改善和提升农村市场购物环境,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农村,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壮大农村消费市场规模。改善和提升农村市场购物环境,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在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中的作用,逐步促进乡村市场消费活力,营造城乡市场同步增长的格局。
(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消费信心不足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居民收入不高、物价上涨过快、房价居高不下成为当前居民不敢消费的三大主因,必须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国家政策调控等措施来逐步解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
上一条:2019年武定县农业生产发展良好 |
下一条:武定县2019年工业经济运行浅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