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武定县石腊它小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21年度)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概况。
1.主要职责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本校教职工评优推先、履职晋级、教学常规考核制度等校本法规、规章、政策并组织实施。
(2)研究制定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在武定县教育体育局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全面推进本校教育综合改革。
(3)编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小学招生计划,并组织、督导计划的实施,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后勤服务等各处室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4)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经费的预算、收支管理的规范化体制。管理好学校资产、各项教育经费、教育扶贫、教育资助工作。
(5)负责学校教育队伍建设、教师资格的认定和职务的评聘报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本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劳资、人事变动工作。
(6)开展学校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工作。
(7)规划、指导学校校本教研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按时上报学校教育统计、教育信息工作。
(8)负责管理学校教学装备、电化教育设备、勤工俭学、常规教育教学等工作。
(9)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武定县石腊它小学2021年末实有人员编制44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4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4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3.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2021年,我校将围绕“提质量、打基础、保安全”, 以“办负责任的教育,做有尊严的教师,育有实力的学生”为宗旨,坚持“用人文凝聚力量,用诚信赢得信赖,用原则规范管理,用改革提升效益,用评价激发动力,用责任担保质量”的治校理念,坚持以校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正视和剖析当前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旗帜鲜明抓质量,求真务实创效益,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人文气息浓郁,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现代化学校。
资产情况:武定县石腊它小学资产原值8187305.45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5528344.49元,通用设备1741605.96元,专用设备169760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691551元。
(二)部门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为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武定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武定县2021年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武财绩〔2021〕6号)、《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明确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强化预算绩效信息公开,积极开展预算绩效自评工作。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目标1:合理规范的使用资金,使人员经费有保障,公用经费开支合理,项目资金见成效,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目标2:完成既定的招生目标,做好学生经费保障和巩固工作,加强专业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实训教学能力,完善理实一体化建设。
(四)部门整体收支预算及执行情况。
武定县石腊它小学2021年度收入合计1020.3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01.46万元,占总收入的98.15%;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万元(含教育收费0万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18.88万元,占总收入的1.85%。与上年2020年总收入987.71万元对比总收入增加32.63万元,增加3.3%,主要原因分析:学校项目增加,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补助资金增加;2020年未支付的项目资金在21年形成支付。
(五)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我单位属事业单位,2021年无“三公经费”支出。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
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
2.根据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财务人员及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应及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管理措施。财务人员应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为领导决策和行政问责提供参考依据;
3.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4.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办分管领导,经审核通过后报财政部门。
(二)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我单位建立由单位领导负责,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分工合作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2、组织实施
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核算支出,各项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健全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管理制度,明确支出审批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严禁无审批支出。建立“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管理情况
通过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对数据资料、业务资料、财务数据分析整理能力,提高预算编制能力和执行能力,确保支出进度按照既定计划有序完成,确保我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和管理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分配、使用、管理等所开展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
(二)履职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完成县委、县政府以及州委对我校下发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质量指标:确保各项指标质量为优。
3.时效指标:2021年内完成。
(三)履职效果情况
1.社会效益:推进各项工作持续稳定有序发展。
2.可持续影响效益:体现政策导向,长期保障工作平稳进行。
(四)社会满意度及可持续性影响
1.可持续影响效益: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社会公众或对象满意度:满意度达95%以上。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了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了预算指标,但是在实际支付过程中,个别时候未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时效执行,支出进度未严格控制。
(二)整改情况
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单位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
2.规范财务运行,加强预算支出管理。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在资金支付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向财政部门申请用款,在财政部门批复的支出预算资金范围内申请使用一般预算支出经费。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各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资金支出合法、真实。严格落实会计核算报销、审批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和公开情况
通过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一是增强了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制定了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及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长效机制。公开情况:已按文件要求及时公开预算、决算和绩效信息。
六、主要经验和做法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
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股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全面编制预算项目,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加强内部预算编制的审核和预算控制指标的下达。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
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3.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
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管理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4.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
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4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21年度)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项补助经费落到实处,学生有保障,努力实现人人有学上的目标,实施在校学生和寄宿制学生补助资金项目,2021年我校实施的补助资金支出项目有6个,共投入资金50009.75元,2021年我校县级补助支出50009.75元;其中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县级下达资金2131.8元,主要用于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共下达县级资金2131.8元,实行支付2131.8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不足100人校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下达县级资金2209.3元,实行支付2209.35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下达县级资金8108.1元,实行支付8108.1元;
2021年特殊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1.个人小型辅助器械、低值康复设备的配备、维护与更新。2.教师特教和康复专业培训,3.特教会议、交流活动;保障残疾儿童接受知识的权利。共下达县级资金198元,实行支付198元;
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儿童资助补助资金,2021年秋季学期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学生数为 28人,每生补助700元,共下达县级资金19862.5元,实行支付19862.5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确保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学生按标准足额获得资助,其余资金用于资助寄宿制除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之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下达县级资金21175元,实行支付17500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
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批复和财政下达的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充分发挥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财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察、审计、财政以及社会监督。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直接转账支付到项目单位或个人,无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变更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等行为。
2、阶段性目标
按照文件规定严格使用资金,确保每一项补助发放到学生手中,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经过本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研究,为规范本单位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了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下拨及时,使用科目合理,程序合法,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通过绩效评价对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财政资金下达、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和回顾,结合绩效评价指标的评定,对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一致性、项目绩效达标程度、财政支出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评价,推动部门工作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机关工作效能,提升部门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工作,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为提高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2.对象和范围:为全校学生及家庭经困难儿童。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我校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本着客观公正和有效性原则,按照设定的指标体系,全体校务班子参与评价,并由财务室安排人员进行打分,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梳理并整改。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在预算编制前,建立事前绩效目标编制工作,成立以凤继科为组长,单位班子为组员的构建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机制。为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我单位根据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绩效自评。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项目决策
|
20
|
项目目标
|
4
|
目标内容
|
4
|
4
|
决策过程
|
8
|
决策依据
|
3
|
3
|
||
决策程序
|
5
|
5
|
||||
资金分配
|
8
|
分配办法
|
2
|
2
|
||
分配结果
|
6
|
6
|
||||
项目管理
|
25
|
资金到位
|
5
|
到位率
|
3
|
3
|
到位时效
|
2
|
2
|
||||
资金管理
|
10
|
资金使用
|
7
|
7
|
||
财务管理
|
3
|
3
|
||||
组织实施
|
10
|
组织机构
|
1
|
1
|
||
管理制度
|
9
|
9
|
||||
项目绩效
|
55
|
项目产出
|
15
|
产出数量
|
5
|
5
|
产出质量
|
4
|
4
|
||||
产出时效
|
3
|
3
|
||||
产出成本
|
3
|
3
|
||||
项目效益
|
40
|
经济效益
|
8
|
8
|
||
社会效益
|
8
|
8
|
||||
环境效益
|
8
|
8
|
||||
可持续影响
|
8
|
8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8
|
8
|
||||
总分
|
100
|
|
100
|
|
100
|
100
|
评价等次
|
优秀
|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县级下达资金2131.8元,主要用于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共下达县级资金2131.8元,实行支付2131.8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不足100人校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下达县级资金2209.3元,实行支付2209.35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下达县级资金8108.1元,实行支付8108.1元;
2021年特殊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一)个人小型辅助器械、低值康复设备的配备、维护与更新。(二)教师特教和康复专业培训,(三)特教会议、交流活动;保障残疾儿童接受知识的权利。共下达县级资金198元,实行支付198元;
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儿童资助补助资金,2021年秋季学期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学生数为 28人,每生补助700元,共下达县级资金19862.5元,实行支付19862.5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确保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学生按标准足额获得资助,其余资金用于资助寄宿制除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之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下达县级资金21175元,实行支付17500元。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不足100人校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2021年特殊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儿童资助补助资金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等6个项目都属于民生类保障项目。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无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县级下达资金2131.8元,主要用于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共下达县级资金2131.8元,实行支付2131.8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不足100人校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下达县级资金2209.3元,实行支付2209.35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下达县级资金8108.1元,实行支付8108.1元;
2021年特殊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1)个人小型辅助器械、低值康复设备的配备、维护与更新。(2)教师特教和康复专业培训,(3)特教会议、交流活动;保障残疾儿童接受知识的权利。共下达县级资金198元,实行支付198元;
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儿童资助补助资金,2021年秋季学期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学生数为 28人,每生补助700元,共下达县级资金19862.5元,实行支付19862.5元;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确保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学生按标准足额获得资助,其余资金用于资助寄宿制除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之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下达县级资金21175元,实行支付17500元。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通过实施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不足100人校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021年特殊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儿童资助补助资金;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等项目,实现学生有学上,上学有保障的目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强化认识,高度重视绩效自评工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单位提高行政效能和用财水平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总结自评工作经验,严格落实绩效管理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绩效自评工作任务。(二)强化质量,进一步规范绩效自评工作。建立科学,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认真收集整理评价基础数据资料,按要求撰写自评报告,反映资金使用效果。(三)强化落实,按时完成绩效自评工作。切实落实具体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按要求完成本部门绩效自评工作。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升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有待提高。目前,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功能科目细化到项级,经济科目细化到款级,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由于有的预算支出项目具有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编制不符,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或年末结转数额过大。
2.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3.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我校财务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顺利做完、做好。
七、有关建议
1.加强预算项目业务及财务培训,扩大培训范围。
2.财务人员要了解、熟悉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把握工作重点。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学校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武定县石腊它小学
2022年10月20日
上一条:武定县白路镇卫生院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021年) |
下一条:武定县插甸镇卫生院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