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22年度)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概况。
1.主要职责职能。
2022年度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在县委、县政府以及省、州科协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切实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职责,发挥科协基层科普组织、基础设施和科普阵地的作用,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重点做好农函大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职称评晋、农协会发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科普项目申报、“科技专家站”建设、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创建、科普示范县创建、先进农技协发展建设、科普宣传教育、反邪教宣传教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培训以及科协机关支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扫黑除恶、四万三进、招商引资、疫情防控、“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稳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地区治理等重要中心工作,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工作职责,把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扫黑除恶、法制宣传工作、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脱贫攻坚稳固发展、重点地区治理工作。通过努力圆满完成了2022年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县脱贫攻坚以及经济建设现代化的科普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武定武定县科协属于县委群团组织机关单位,直属正科级单位,机构数为1,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按照中共武定县委“三定”方案规定,内设机构共4个,为别为办公室、科普股、农协股、学会股;核定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群团机关使用(行政人员8名、机关工勤编制1名),其中,主席1名(正科级),副主席2名(副科级)。机关工人1名;2022年末实有在职人员8名,退休人员3名(划归社保中心统筹管理)无半供养人员,人员变动情况比上年减少1名。2015年9月至今,根据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要求抽调1名在职人员到武定县东坡乡东甸村委会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和乌东德电站移民搬迁具休工作。
3.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2022年度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在县委、县政府以及省、州科协的关心帮助支持下,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科协基层科普组织、基础设施和科普阵地的作用,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重点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普项目”、“农技协转型升级”、“招商引资”、“脱贫攻坚”、“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扫黑除恶、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工作、脱贫攻坚、重点地区治理工作以及县委、县政府、省、州科协中心工作,通过科普工作经费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部门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2022年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内控制度、省、州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制度,预、决算编制都按照财政规定的编制原则和编制办法依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制收入、支出预算,做到账表一致,真实准确。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1、工资和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
2、商品和服务支出:包含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4、资本性支出。
(四)部门整体收支预算及执行情况。
2022年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严格按照财政资金使用要求,及时拨付各项资金,使用符合规定要求,核算清晰规范,账表一致。
(五)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2年县科协公务接待费支出数0.77万元,全部为国内接待费支出,无外事接待费,本年度公务接待费与2022年公务接待费0.89万元对比减少了0.12万元,减少13.4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控制“三公经费”接待费,控制接待次数、人数;2022年县科协无公务用车支出费用。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省、州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组织过程。
1. 前期准备。
为切实抓好各类科普项目的实施工作,单位根据《云南省科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进行拨付和使用,同时定期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 组织实施
根据财政通知要求我单位及时成立以科协主席任组长,副主席为
副组长的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由农协股、科普股、学会股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负责本次绩效自评工作,以绩效考核的各项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整体绩效支出为内容,对各项支出的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对指标内容进行一一的评价考核打分,取得了一定经济、社会效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管理情况:从分配、使用、管理等所开展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
通过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对数据资料、业务资料、财务数据分析整理能力,提高预算编制能力和执行能力,确保支出进度按照既定计划有序完成,确保我单位2022年度预算执行和管理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分配、使用、管理等所开展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
(二)履职完成情况:从数量、质量、时效等方面归纳反映年度部门主要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完成省州科协、县委、县政府对我单位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
2.质量指标:确保各项指标质量为优。
3.时效指标:按计划时间完成。
(三)履职效果情况: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如有)、生态效益(如有)等方面反映部门(单位)履职效果的实现情况。
(四)社会满意度及可持续性影响(如有)
1.可持续影响效益: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社会公众或对象满意度:90%以上。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县级财政困难,财政性资金主要以“三保”为主,2022年度我单位无县级预算项目工作经费,年初预算公用经费只能保障我单位基本的一些开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普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整改情况
无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和公开情况
通过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一是增强了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制定了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及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长效机制。公开情况:已按文件要求及时公开预算、决算和绩效信息。
六、主要经验和做法
不断健全完善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不断出台的各项制度,制定和修订预算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资金的预算、管理和使用,正确执行财务制度,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维护财经纪律和财政法规,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绩效管理,落实资金管理措施,加强事前审核,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理顺资金管理体系,切实做到规范理财,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资金执行情况的检查。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22年度)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主要职责职能。
2022年度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在县委、县政府以及省、州科协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切实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职责,发挥科协基层科普组织、基础设施和科普阵地的作用,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重点做好农函大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职称评晋、农协会发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科普项目申报、“科技专家站”建设、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创建、科普示范县创建、先进农技协发展建设、科普宣传教育、反邪教宣传教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培训以及科协机关支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扫黑除恶、四万三进、招商引资、疫情防控、“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稳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地区治理等重要中心工作,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工作职责,把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扫黑除恶、法制宣传工作、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脱贫攻坚稳固发展、重点地区治理工作。通过努力圆满完成了2022年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县脱贫攻坚以及经济建设现代化的科普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武定武定县科协属于县委群团组织机关单位,直属正科级单位,机构数为1,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按照中共武定县委“三定”方案规定,内设机构共4个,为别为办公室、科普股、农协股、学会股;核定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群团机关使用(行政人员8名、机关工勤编制1名),其中,主席1名(正科级),副主席2名(副科级)。机关工人1名;2022年末实有在职人员8名,退休人员3名(划归社保中心统筹管理)无半供养人员,人员变动情况比上年减少1名。2015年9月至今,根据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要求抽调1名在职人员到武定县东坡乡东甸村委会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和乌东德电站移民搬迁具休工作。
3.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2022年度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在县委、县政府以及省、州科协的关心帮助支持下,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科协基层科普组织、基础设施和科普阵地的作用,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重点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普项目”、“农技协转型升级”、“招商引资”、“脱贫攻坚”、“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扫黑除恶、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工作、脱贫攻坚、重点地区治理工作以及县委、县政府、省、州科协中心工作,通过科普工作经费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招生1000人,开展教师培训研讨、面授、实作指导、结业考核等工作。
2、创建“示范农技协”1个3万元,创建社区科普大学示范点1个2万元。
3、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及科普信息化建设。
4、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加强科学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扩大科普宣传、编印科普资料,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普成效。
5、在重点贫困村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通过组织科技专家到基层授课,广泛在基层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基层科普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其中发窝乡自期村委会农民培训3万元,发窝乡它亨村委会农民培训2万元,猫街镇七排村委会农民培训4万元,狮山镇羊旧村委会农民培训1.5万元,狮山镇姚铭村委会农民培训3万元。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补助1.5万元。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经过本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研究,为规范本单位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了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下拨及时,使用科目合理,程序合法,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通过绩效评价对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财政资金下达、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和回顾,结合绩效评价指标的评定,对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一致性、项目绩效达标程度、财政支出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评价,推动部门工作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机关工作效能,提升部门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工作,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为提高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2.对象和范围:科普宣传活动。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依据:依据武政发〔2022〕4号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2.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2021年残疾学生助学补助资金项目预算执行情况10分,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指标10分,共计100分,评定等级标准划分为4档,100-90(含)分为优、90-80(含)分为良、80-60(含)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组织单位理事会成员及股(室)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认真学习武定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2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武财绩〔2022〕4号文件精神,制定评价方案。
2.组织实施。由县科协分管财务工作的副职牵头,联合财务人员和所涉及项目的股(室)负责人按(武财绩〔2022〕4号文件要求,开展绩效评价,从项目的投入、项目过程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果效益等方面找出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专项资金的决策与管理制度、改进项目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促进县级专项资金项目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提供参考。
3.撰写项目绩效自评报告。收集、整理县科协财政预算资金绩效评价所需资料,对部门项目支出绩效情况进行自评、打分,最后根据自评、打分的结果撰写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通过项目开展绩效分析,我单位对2022年科普资金项目绩效自评得分100分,其中:预算执行自评得分10分,产出指标自评得分50分,效益指标自评得分30分,满意度指标自评得分10分,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2022年12月31日前,在全县范围内容广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加强科学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扩大科普宣传、编印科普资料,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普成效。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加强科学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扩大科普宣传、编印科普资料,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普成效。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在重点贫困村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通过组织科技专家到基层授课,广泛在基层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基层科普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加强科学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扩大科普宣传、编印科普资料,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普成效。反映科技培训开展情况,提高受益人群的科技素质。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在重点贫困村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通过组织科技专家到基层授课,广泛在基层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基层科普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完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评价考核相关工作。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明确预算项目执行时间表,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绩效管理体系需要逐渐健全。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部分组成,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但从目前管理现状看,绩效管理的整体性上还有差距,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2.对现行的预算绩效管理不适应。随着财政改革步伐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在财政改革中的地位与角色更加凸显,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工作经验,容易在绩效管理工作中产生各种错误,导致绩效管理结果出现偏差。
七、有关建议
无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上一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武定县委员会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022年度) |
下一条:武定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2022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