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云霞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全县教育根据需要进行轮岗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教师是教育发展、质量提高的关键。一直以来,县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师招聘、待遇落实、培训培养、交流轮岗制度,为我县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加大教师配备,及时足额配齐教师
在专任教师补充上重点保障紧缺科目教师。采取分学段,分科目及紧缺程度在空岗范围内最大限度向编制、人社部门争取公开招聘,补充中小学科专任教师、学前专任教师、医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满足教育发展和实际管理的需要,近五年累计补充招聘教职工279人。特别是近三年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专项设岗招聘苗族聚居地区双语教师,累计招聘13人到该类地区任教。2023年新招聘教职工68人,已于2023年8月到岗参加聘任,在2023年9至12月预计再补充省级公费师范生15名,三支一扶期满转聘2人。2023年共计补充各类教职工85人。
二、着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根据校点布局和办学效益评估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依建设规划在各中小学实施建设项目,包括校舍建设、电教设备建设等,各校外校点师生工作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后续将会逐步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基层学校硬件设施。
三、加强农村教师流动管理
(一)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根据省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要求,我县注重学校教师及管理队伍建设。自2021年起严格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和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实现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有序流动,中层干部的选拔任命权交给学校,实施学校自主选聘中层干部机制,专任教师空岗补缺按需逐年补充。
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上做好岗位职数和教师的三级配置工作,根据“以县为主、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编随师走、师随生走”的原则,依办学规模、校点布局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优化各级学校岗位配置,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在县编制部门下达总编制岗位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各级学校岗位配置按需实行一年一调整重新下达配置岗位数到各法人学校,各校又对本校点或辖区下设教学点岗位数进行二次配置。实行一校一策制定聘任方案,通过教代会(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并实施。完成县教育体育局聘任校长、副校长和德育室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等管理班子,学校班子聘任各校点教师的全员分级聘任。
在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上合理配置各级学校岗位数,分级聘任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按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直聘任用等方式实行学校自主聘任教职工,打破校际圈,让人员合理有序流动,实现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定优惠奖励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到山区学校参与聘任或支教,促进优质师资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与师资均衡。加大县管校聘中轮岗交流制度实施,重点推动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校向村小、教学点交流。
县管校聘的实施极大提高了教职工对聘任方案制定的参与度,扩大竞聘上岗参与面,让教师流动活起来,学科配置逐年趋于平衡。打破了原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坐等退休的思想,择优聘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逐年实施从同类区流动到跨类区流动,流动招考聘任与整体性调控聘任相结合的流动机制,晋升优惠条件、推先评优、绩效分配、差别化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激励机制的实施,给广大教职工以更多达成自我发展目标的机会,充分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内生动力,同时也给工作不积极努力,缺乏教育热情,失去教育信仰的职工以鞭策。
2023年县管校聘已全面结束,2457名中小学教职工参与聘任。其中:岗位变动聘任433人,流动率17.60%;新招录教职工聘任68人;外县调入聘任11人。
(二)加大教师激励机制。在全县范围内首次认定100名县级骨干教师,认定 125 名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开展推荐州彝乡英才、州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等推先评优活动。在乡村学校实施乡村教师差别化补贴,在乡镇学校实施乡镇工作津贴。
教育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希望你继续关心关注武定教育发展。
武定县教育体育局
2023年9月15日
上一条:武定县教育体育局对政协武定县十届二次会议第132号提案的答复 |
下一条:武定县教育体育局对政协武定县十届二次会议第117号提案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