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9015178442p-/2020-0205001 公文目录:统计分析 发文机关:武定县政府办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2019年武定县农业生产发展良好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05日

2019年武定县农业生产发展良好

2019年,武定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农业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以质量、效益和绿色为主攻方向,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县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24579万元,同比增长5.8%。

一、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一)种养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足。通过早谋划、早动员、早安排,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有效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401547亩,同比增长0.6%,粮食总产量为123751吨,同比增长2.0%;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达153170亩,同比增长2.3%,蔬菜总产量为172380吨,同比增长4.8%;烟叶种植面积达73800亩,烤烟产量为9945吨,面积、产量与上年持平。

2.年末实有果园面积48823亩,同比增长15.54%,全年园林水果总产量20280吨,同比增长17.3%;年末实有核桃面积172730亩,同比增长6.6%,全年核桃产量1753.5吨,同比增长16.5%;年末实有板栗面积67045亩,同比增长15.7%,全年板栗产量1835.9吨,同比增长9.8%;年末实有花椒面积10691亩,同比增长12.6%,全年花椒产量142吨,同比增长25.2%。

3.年末生猪存栏234405头,同比增长4.7%,全年生猪出栏343728头,同比增长5.4%;年末牛存栏65821头,同比增长7.0%,全年肉牛出栏30080头,同比增长5.8%;年末山绵羊存栏195544只,同比增长5.9%,全年山绵羊出栏166001只,同比增长8.4%;年末家禽存栏1468663只,同比增长4.2%,全年家禽出栏3333224只,同比增长6.8%。全年肉类总产量为43758吨,同比增长6.4%;禽蛋产量为1799吨,同比增长191.6%。

4.全年水产品(鱼类)产量为1752吨,同比增长6.8%。

(二)种养结构实现调整优化,生产效益明显提高。突出抓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以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畜牧等建设为重点,结合实际,调优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3363.5万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比重,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通过示范带动,实施规模连片蔬菜种植73000亩、中草药材(当年收获)种植3394亩,全年实现蔬菜及食用菌产值63445万元,同比(可比价)增长5.3%;实现中草药材产值4950万元,同比增长27.1%。

2.着力生态建设,提升5000亩柑橘、16000亩芒果、4000亩冬桃、1200亩香蕉、150000亩核桃、60000亩板栗、10000亩花椒质量,全年实现水果类产值7406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坚果类产值5962万元,同比增长14.6%。

3.抓实畜禽养殖,加快发展以“武定鸡”为代表,生猪、肉牛、黑山羊、肉兔等为辅助的畜牧产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77420万元,同比增长8.4%,畜牧业产值比重达46.1%。

4.修补渔业短板,克服干旱缺水形成的制约,实施“稻+鱼”绿色水产养殖6000亩,全年实现渔业产值2600万元,同比增长6.8%。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种植业生产力水平低。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市场、物流和信息等基础设施薄弱,配套性差。全县山区面积占97%,耕地不平整、细碎、贫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四成,季节性干旱、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土地的产出能力。

(二)畜牧业发展抵御风险能力弱。畜牧业发展迅速,但传统养殖模式比重较大,养殖规模在200头(只)以上的养殖户仅有86户,规模小、管理水平低、适应市场和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弱,非洲猪瘟、羊小反刍疫、禽流感等动物疫情对畜禽养殖的影响明显。

(三)农业规模化经营难度大。土地流转处于自发阶段,无中介服务组织,信息不畅,农户方撂荒退耕,种植大户又无法找到规模连片的耕地,规模化经营难度较大,耕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2019年,全县仅有33户省、州级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实力弱”,缺乏跨行业、跨地区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农产品精深加工档次不高,产业链条短,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三、几点建议

(一)优化提升农业生产服务质量。一是宣传好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实施好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样板展示、农用物资调供、病虫害防治、检疫免疫等促产促销服务;三是培育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延展产业链条。

(二)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水利设施配套、产业调整布局等项目,合理利用水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形成科学有效的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有效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多种形式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和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鼓励有愿望、有眼界、有实干精神的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打好绿色发展“三张牌”。

(四)巩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堡垒作用。结合实际做好产业规划,围绕贫困村培植产业,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盘活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机构,适度支持、定期考核、严格管理,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点,连点成片、连片成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