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9015178442p-/2025-0417001 公文目录: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文机关:武定县政府办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武定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7日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武定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武定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局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注重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有效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12部法律法规作为“2024年度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重点学习内容,开展了《云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则和基准规定(2023年版)》应用培训。

(二)健全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一是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严格落实和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重大决策事项严格实行集体讨论决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召开党组会议、案件审查会、局长办公会等领导小组会议共9次,共议定行政决策事项20余项。落实好法律顾问制度。按照要求聘请法律顾问。聘请云南法研律师事务所龙志彪律师为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单位决策、文件制定、合同拟定等事项中的把关作用。

(三)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要求做好事前公开,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做到事中公示规范,执法过程中做到了亮证执法,下达执法文书时告知了行政相对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局内设有信访接待室;做好事后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按时在武定县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执法过程中做好文字记录和影像记录,并及时将资料进行了归档保存;设有法制审核部门,重大执法决定均通过法制审核。二是建成污染源日常监管“双随机”抽查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污染源信息库数据实时更新,每月在信息库中随机生成被检查企业名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随机”。2024年,办理涉嫌环境违法案件11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8件,累计罚款55.3万元。同时,严格督促企业抓好问题整改,注重整改成效。三是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和办法的规定,规范环境现场执法和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工作。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规范着装并佩戴执法证件,使用文明用语、熟练掌握法律条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在执法过程中,努力做到宣传与预防相结合、督导与服务相结合,做到“边执法、边普法”。严格对照案卷评查细则规范制作各类执法文书,确保案件文书规范且齐全、程序公正且合法,做到有据可查。近三年来,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2件(其中,处罚款39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关闭2件、涉嫌环境污染罪移交公安机关1件),申请行政复议1件,经复议,维持原处罚决定。四是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真对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走形式,运动式、“一刀切”执法,执法人员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以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自查。五是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信访舆情调查处理工作,加大对投诉举报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查办力度,及时调查处理并回复公布处理结果。全年共受理信访件30件,已全部办结。

(四)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因机构改革,我分局作为州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不是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经与州生态环境局对接,2024年武定县生态环境领域无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二是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配合法院做好开庭审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积极作用,提高了我局行政应诉能力。2024年我局未被个人或组织起诉。

(五)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筑牢安全防线。一是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开展“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武定分局2024年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能力,不断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学习10次,学习相关资料20余份。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在线学法考试平台进行线上旁听庭审观看;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巡查中对相关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加强相关企业对法律的认知,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日、“6·5世界环境日”“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对环保知识有进一步了解的同时增强其法律意识。对45家排污许可管理企业进行指导帮扶和环境安全管理“体检”,排查、检查辖区重点企业83家次,发现并要求整改环境管理问题143个。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学习不够全面。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系统、不深入,在入脑入心、融会贯通方面还有差距,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二)工作落实不够规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还需进一步规范,行政公示不全面,行政执法中依赖经验和习惯执法问题依然存在。

(三)人员素质不够专业。法制审核人员资质不足,在法制审核程序中存在法律风险。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及时研究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落实,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升法治能力,带动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扎实做好服务法治实践、培养法治人才等重点工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加强重点领域环境执法,回应群众关切。继续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重点工作,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执法震慑力。

(三)持续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开展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平台,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普法工作。积极倡导公众践行文明、节约、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形成人人了解环保、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力推动环境普法宣传,为法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