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定县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中走在前列的目标,依托资源禀赋优势,紧跟数字化时代步伐,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融合与数字化结合发展,不断在“农业+数智”发展路径上探索前进,数智+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牛羊、武定鸡等重点产业正在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为促进我县由高原特色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迈进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化种植,实现从“粗放种”到“精细种”。深化数据应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和关键信息进行全面追溯,促进农产品追溯管理能力提高,让增产、增效、提质、控品可视化。2025年,全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79%,切实保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守护。通过分析16.37万亩蔬菜种植数据,优化品种结构,带动产量提升至21万吨。如高桥镇勒外村委会松子园高原特色蔬菜产业示范园已建成集环境监测、水肥一体、病虫害预警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建有气象站2个、水肥泵站12个、综合监控探头26个,全域配套环境监测、土壤墒情、智能虫情等6套监测系统及其地下设备,实现精准施肥、病虫害预警、产品溯源和人员调度等,为全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领航。
数字化养殖,实现从“经验养”到“数据养”。在肉牛产业推广“数字牛”技术,通过瘤胃胶囊机器人实现养殖过程全程可追溯,助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在家禽养殖领域,数字化也在不断重塑着传统养殖模式,引入了智能物联网系统,实现了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精准喂食、生长监测与疾病预警、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品种结构等,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成为家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全县整合衔接资金1.47亿元支持29个特色产业项目,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种养殖结构。2024年成功引入上海山海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武定县数智化蛋鸡养殖项目,为数智化蛋鸡养殖注入崭新机遇与强劲动力。
数字化运销,实现从“看得见”到“销得好”。建成高原特色蔬菜产业示范园,依托冷链物流数据平台,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全程的透明度和配送时效,年销售蔬菜2.5万吨,实现产值1.6亿元。借助网络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数字化平台,销售农特产品,全县已有40余家企业在淘宝网、阿里巴巴网、天猫、拼多多等平台销售农产品,1—5月,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收入1820万元,同比增长18.6%。同时,依托客货邮融合发展协同优势,以及武定县春夏秋冬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接商户和群众购销需要,以“交邮驿站”和“村屯驿站”为集散点,以公交带货为物流载体,进一步拓宽武定县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运销质效,让时鲜蔬果肉菌等更快到达客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