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推出“搬迁社区就业生态圈”建设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5494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0.4万人的137.35%,转移就业率高达94.23%,让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就业”的愿景成为现实。
“15分钟就业圈”+“岗位超市”,让家门口就业触手可及。
在金沙社区、红土田社区等搬迁安置社区打造“就业服务圈”,联动周边企业、社区便民服务点、电商驿站等,构建“步行15分钟可达”的就业圈。通过“线上岗位超市实时更新+线下专员一对一点单”服务模式,精准匹配搬迁群众技能与岗位需求。目前,已有2000余名搬迁劳动力在社区周边实现就业,涵盖家政服务、物流分拣、手工制作等领域,平均通勤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月均收入稳定在2500元以上。
“技能提升包”+“就业护航卡”,为稳定就业保驾护航。
针对搬迁群众技能短板,推出“一人一策”技能提升包,结合市场需求开设电工、月嫂、直播带货等热门培训课程,培训期间同步发放生活补贴,累计开展定制化培训20余期。目前,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的搬迁劳动力,岗位留存率较未培训者高出40个百分点。
“企业联建”+“利益联结”,让就业质量持续升级。与入驻搬迁安置区的企业签订“就业保障协议”,推行“计件工资+绩效奖励+社保补贴”组合激励政策,对吸纳搬迁劳动力超50人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就业奖补。目前,已有6家企业专门为搬迁群众设立“弹性工作岗”,方便照顾家庭的劳动力灵活就业。此外,引导搬迁群众以“就业+入股”方式参与社区集体经济项目,实现“工资+分红”双重收入,让就业增收的底气更足、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