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发窝乡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标任务,依法履行人大各项职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有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紧扣主责主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加强政治建设、业务素质提升、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自觉纳入提高履职能力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把练好有效开展监督的各项技能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去年以来,坚持学用结合开展代表履职培训3场次共计100余人次,让代表在学习实践中增强本领。

始终把基层阵地建设作为深化人大代表工作的有力抓手,严格按照“四薄四册、七有、五上墙”标准,投入1.5万元全面巩固提升乡人大代表工作站、12个村人大代表联络室。依托“站室”,抓牢制度建设,明确发窝乡人大代表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代表活动、代表接访联系选民、为民办实事制度,推动履职尽责,为代表学习培训、履职交流、接待选民搭建良好平台,解决了代表联系选民“最后一步路”的问题,有效促进了闭会期间代表履职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议政督政作用、为代表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进一步完善代表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建立了乡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站室、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名册,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载体,明确主席团成员集中开展主席团成员接待选民活动,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情下达、下情上述的桥梁纽带作用。

始终围绕乡党委确定的“十个抓手”,聚焦党委、政府工作重心,组织代表对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展厅建设开展实地调研。以党委、政府现场办公会为抓手,邀请人大代表到全乡12个村实地调研党的建设、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推进情况,组织代表赴周边县市、乡镇外出考察5次,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民族宗教、人居环境、肉牛养殖、苹果种植等好的经验做法。聚焦全乡发展中心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代表活动“请进来、走出去”,让代表能够做到学用结合,精准把握当前形势,努力拓宽眼界和视野,思考当前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肩负起新时代赋予人大代表的新使命。
始终体现“党委有声音、人大有响应,党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全力担当乡村振兴之责。按照乡党委安排,主席团成员挂点联系7个村委会,55名代表挂联到村到户,全力推动挂点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动“一平台三机制”建设,各方面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围绕难点促进发展。确定2023年人大主席团工作要点和议题安排22项,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科学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听取和审议4个乡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4个,有力推动了民生项目落实落地。及时将乡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22件建议、批评、意见交由乡人民政府办理,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重点督办,促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常态化,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